徐懋庸同志简介:

徐懋庸(1911-1977)浙江上虞人。原名徐茂荣。1926年参加第一次大革命,在中共领导的上虞县国民党部宣传部当干事,负责编辑《南针报》。1933年加入“左翼作家联盟”,受鲁迅思想影响,积极从事左翼文学活动。1938年他到延安,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历任抗日军政大学教员、政教科长、晋冀鲁豫边区文联主任。在此期间,他努力开展敌后文艺工作,实践文艺为抗战服务、为政治服务的主张。他以身作则,深入生活,在群众斗争中,改造世界观,熟悉群众、了解群众,用文艺作品反映敌后根据地的建设。他在1941年文协晋东南分会第二届会员大会的演讲中,提出了抗战四年来华北敌后文艺工作的特点,分析了革命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后以新的姿态、新的形式进行创作,是受到群众欢迎的根本原因。他强调指出了华北敌后文艺工作的缺点,以及健全文协组织、提高理论研究、加强文艺批评、有计划地选拔新作家新作品;加强人才培养,深入生活反映现实等问题。1943年他在晋东南文联执委会上的报告中,提出要在文艺界开展整顿“三风”、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广泛团结知识分子,加强调查研究的重要意见。他还在1943年7月10日的<华北文化》革新第四期上发表了《太行文艺界歪风一斑》的文章,批评了一些文艺工作者不能正确处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不愿深入生活,没有树立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观点。号召文艺工作者向鲁迅学习,服从革命的需要,努力解决在抗战时期文艺的主要任务,放下架子,当好工农兵的小学生。与此同时,在他主编的《华北文化》上,r认真宣传党的文艺路线、方针政策,使《华北文艺》成为敌后文艺运动的重要刊物。解放战争时期,徐懋庸历任冀察热辽联合大学副校长,第四野战军南下工作团第三分团政委。新中国建立后,先后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武汉大学党委书记、副校长,中南文化部副部长。1957年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Chief

我是徐懋庸的晚辈

入驻晚辈
  • Chief
    Chief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