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雁军,女。曾用笔名予沙、雁军、远南枝。1926年10月出生。吉林省伊通县人。1943年毕业于吉林省东丰女子中学,做过小学教师。1946年4月参加革命,入晋冀鲁豫边区北方大学文艺研究室(后为艺术学院)学习,先在戏剧组后转文学组(系)。期间参加学校组织的“翻身剧团”,在歌剧《白毛女》中饰喜儿,并在歌剧《周子山》及其它小秧歌剧中担任角色。曾为配合F土改”在太行山区为群众演出,并到部队所在的前线进行慰问演出。创作有小型秧歌剧《保卫麦收》、歌词《送军粮》曾在光未然主持的北方大学文艺创作运动中获奖。长篇通讯报道《我所爱的北方大学》刊载在晋冀鲁豫边区《人民日报>上。1947年曾到冀南解放区威县参加“土改”。1948年北方大学与晋察冀华北联大合并为华北大学后,在第三部(文艺学院)创作组工作。曾赴太原前线,从事新闻报道,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过《这就是签证》等文章。全国解放前夕,曾创作歌词《打起红旗进北平》,组织石景山钢铁厂工人进行演唱,参加当时的北平解放大游行。创作有《五月红,红五月》等歌词。1949年10月31日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后相继在中央戏剧学院创作室、河北省文联创作部工作。1958年调天津电影制片厂任编剧。1962年调中国作协天津分会从事专业创作。“文革”后到天津市文化局创作评论组工作,后任中国剧协天津分会副主席兼《剧坛》主编。1981年调北京,任《剧本》月刊副主编。1983年任中国剧协书记处书记、《剧本》月刊主编。1984年12月离休,司局级待遇。其主要作品有:小型歌剧《锁不住的人>(1953年,载于《剧本》月刊)、独幕话剧《光荣旗下》(1953年,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乡村的早晨》(1954年,独幕剧选集,通俗出版社出版)、多幕话剧《丰盛的秋天》(1956年,作家出版社出版)、大型歌剧《高山流水》(1956年,初载于《剧本》月刊,后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并收入《中国戏曲地方集成·河北卷》)、电影文学剧本《摘星手》(1961年,载于《电影文学》)、散文集《云天忆》(1982年,百花出版社出版)、传记文学《罗工柳传》(1989年,吉林美术出版社出版)。王刃王刃,原名王绪丁、王韧。1930年8月生,原籍河南省濮阳县。1947年5月参军,分配到冀鲁豫第四军分区宣传队任宣传员,同年9月调到冀鲁豫军区政治部战友剧社从事舞台美术工作。不久,就对幻灯机加以改进,利用汽灯做光源,在天幕上打出了飘动的白云,给演出增添了意想不到的效果。1948年,与唐子良、李有信等根据刘白羽的同名报告文学改编成了七场歌剧《无敌三勇士》(方韧作曲),由战友剧社排练后在部队巡回演出,获得指战员好评(冀鲁豫军区政治部于1949年7月为该剧作者颁发了奖金,并将该剧本作为部队文艺读物印成单行本下发到部队)。194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战友剧社随军区进入新乡市后,改为平原省军区文工团。抗美援朝初期,根据抗美援朝英模人物事迹创作了几套连环画,在《平原日报》上连载。1952年5月,因文工团被撤销,王刃调任军区政治部文化科。同年12月,平原省和省军区撤销,调任军委卫生部、政治部文化处。1953年,总后政治部成立,被调到该部文化部工作,历任干事、军事摄影记者、宣传科副科长、文化科长、创作员等职。此间,长期从事摄影工作,系中国老摄影家协会会员、《解放军画报》特约记者,在军内外报刊上发表了较多作品。特别是在《解放军画报》上,每年都有几组专题摄影报道。他还多次参加全国、全军影展,屡有作品获奖。为此,获总政治部颁发的“从事军事摄影30年”荣誉证章和荣誉证书。1987年11月离休,享受副师级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