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大炎同志简介:

艾大炎,曾名艾秀峰。1910年8月生。河北省武清县黄花店镇(现属天津市)人。1926年赴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理科留学,课外曾与进步同学组织马列主义研究小组。1931年毕业回国后任天津大公报社编辑,编写关于日本政治经济等各方面情况的论文,翻译出版《日本农业恐慌》和《日本改造方案》两本小册子。“九·一八”事变后经常与杨秀峰、黄松龄、张友渔等进步教授定期聚会商讨开展抗日救亡的各项活动。1937年“七·七”事变后南下抗战,在南京、武汉参加抗日救国总会的活动。1938年春随河北省政府主席鹿钟麟北上到达冀南抗日根据地。1938年冬因鹿钟麟公开反共,便毅然脱离河北省政府,到冀南行政公署冀南抗战文化协会筹备会(简称“文协”)任主任,宣传组织文化教育界人士积极参加抗战。1939年春,由于日寇侵占各个县城,扫荡频繁,为疏散于部,“文协”移驻赞皇县深山内小村蝎子蒲。生活虽很艰苦,同志们团结奋斗亲密无间。主要工作是油印出版《抗战知识》期刊和《救国堂》小报,供抗战干部和工农群众阅读。还编印了小学课本。通过秘密交通线分送冀南区所属的51个县。1939年秋,从“文协”回到冀南平原游击区创办《冀南日报》,兼任社长。1940年春,冀南行政主任公署改为冀南行署,调任行署秘书主任。1941年任行署文教处处长,在其领导下的行署宣传队,曾自编自演过短剧《昭和自叹》。1942年4月29日,在日寇“铁壁合围”中随大队突围时腿部中弹,昏倒在麦田,夜半清醒后忍痛卧爬,进入村中,被村民掩护脱险。伤愈后于当年10月在日寇疯狂扫荡中被俘。遭受严刑吊打,坚贞不屈。1943年5月经党组织营救回冀南行署。对此事曾赋诗《复活》(外一首)载入《冀南文学作品选》。1943年5月15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调任新解放的豫北太行区第七专署专员。当时灾荒极为严重,生活十分艰苦,曾用以工代赈办法发动群众凿山挖渠引水。现在河南省林县的红旗渠就是从那时开始掘凿的。1944年调延安中央党校二部学习,兼任四部文化水平较低的高级干部的文化教员。整风审干后任中央军委高级参议室参议。1945年冬调任北平军调处执行部中共代表团秘书。1946年秋,国共谈判破裂后回到冀南根据地,任冀南建国学院院长和冀南干部学校校长。1948年任冀南建设学院院长。1948年冬参加北平和平谈判工作。1949年北平解放后任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副秘书长。建国后历任河北省人民政府秘书长、中央高等教育部留学生管理司司长兼学校人事司司长、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专家局局长、国务院科学技术干部管理局副局长、国务院职称办公室顾问等职。1983年离休,副部级待遇。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Chief

我是艾大炎的晚辈

入驻晚辈
  • Chief
    Chief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