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星,1925年2月生,河南省濮阳县柳屯镇人。1944年9月参加革命工作。在抗日小学任教员。1946年12月到冀鲁豫边区文工团任演员、创作员。在话剧《模范农家》中扮演李来成老汉。一年后,改调本团写作组,主要任务是:编写歌舞、曲艺、小演唱、活报剧等演唱材料。根据当时人民踊跃参军支前,农村劳力缺乏,他和王荷合作编写小歌剧《妯娌俩》,对动员妇女参加田间劳动完成中心任务,产生了一定影响。195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秋调任平原省艺术学校四队队长。1953年3月,调山东省文化局任文化组长、文化科副科长。1956年12月,调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工作。先后担任代理办公室主任、民间文学编辑、组联部主任、研究部主任,民间文艺出版社社长、书记处书记、常务理事等职。主要任务是对全国各民族民间文学进行搜集和研究。他经常到全国各地采访调查,组织编辑各种民间文学丛书。1984年,他选编了《中国民俗传说故事》一书,1988年,又增订再版。1988年离休。职称为副编审。孙学玉孙学玉,1930年生,山东省定陶县人。1943年参加青年抗日先锋队,历任中队长、大队长。1945年日本投降后改为儿童团并任总团长(乡级组织),1947年7月调冀鲁豫边区社教部任队长兼道具、灯光组组长。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任冀鲁豫边区文艺工作团、平原省文工团,管乐队股长、代理队长。1950年,调中央音乐学院速成班学习,结业回团在管乐队工作期间,曾独奏、伴奏、领奏《国歌》、《国际歌》、《解放军进行曲》、《歌唱祖国》等曲;与万苇舟、仇克举、焦先舟等同志合作,本人作词作曲共50余首,部分公开出版,获奖歌曲有《副业生产》(孙学玉词,万苇舟曲),发表在《平原》杂志上,获小米200斤;《团结力量大无边》(孙学玉词,焦先舟曲),发表在《优秀歌曲选》,获小米100斤;《歌唱机械化》发表在《歌曲》上,获二等奖。1952年调任北京市第七文化馆馆长兼书记、西城区(地级)文化科副科长、北京市京剧四团书记。曾当选北京市文代会代表、全国文代会列席代表。1979年调任北京市戏曲专科学校地方戏剧科科主任、艺研会副主任。撰写了《论文化艺术工作为工农兵服务首先为产业工人服务》(发表在《工人日报》上)、《论戏曲艺术教育的设想》、《戏曲艺术教育的建议》、《戏曲艺术教育八项建议十项措施》等论文。1990年离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