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光(1924-1996),原名冯银河,乳名幼凤。1924年生,普陀勾山观碘头人。1938年10月参加新四军。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长期任我军战地医务工作者。解放后,在上海第一医学院工作30余年,曾任基础医学部副主任兼党总支书记、院党委副书记兼常务副院长,为培养医务人才、建设医学研究机构等 做出了重大贡献。1996年病逝。 冯光,1924年6月18日生于普陀区勾山镇观碘头一个贫寒家庭。兄妹8人中,她排行第六。 1937年,冯光从勾山延武小学毕业,赴宁波教会中学就读。抗日战争爆发后,宁波遭受日军飞机的轰炸,学校被迫停课,返回家乡。她随三哥冯贤弼一起举办小型图书馆,组织歌咏队,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活动。1938年10月,在父亲冯定生的支持与大哥冯民全的帮助下,通过上海煤业救护队的介绍,与三哥冯贤弼等奔赴皖南泾县云岭村参加了新四军。参军后,被分配到新四军军部教导总队第八队(女生队)接受军政训练。1939年5月17日,她在该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6月随新四军参谋长张云逸等100余名干部横渡长江,到达皖省庐江县敌后抗日前线,分配在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第四支队政治部,任民运干事。她不畏艰险,深入敌后,发动、组织群众参加抗日。同时,她还深入到友军阵地,宣传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主张,做友军共同抗日的工作。1940年初,奉命调江北指挥部军医处卫生干部训练班学习,毕业后从事部队的医务工作,先后担任军医、医疗所长等职。在敌后抗日游击战争与反扫荡中,她奋战在第一线,救治了大量的伤病员。1945年8月日寇投降后,随军接管了江苏淮阴市仁慈医院。同年10月,她受组织的派遣,参加了对起义部队汪伪南京警卫三师的整编工作,并任独立一军卫生部休养所所长。1946年3月独立一军建制撤消,调任华中军区后方医院第五医疗队队长。 解放战争时期,冯光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华东野战军)第一野战医院,历任医疗队长、医务主任、第十军医院副院长等职,为救治伤病员转战于华东南北各战场。在泗州攻坚战和宿迁战役中,担负了大批伤病员的救治和转移工作。1947年5月在山东盂良崮消灭国民党号称“王牌”军的整编七十四师的战斗中,冯光根据三野前线卫生部的指示,负责组建了前线手术队,并担任手术队长。她率领全队医护人员,经过七天七夜的连续奋战,及时完成了3000多名伤病员的战场手术和转运任务。淮海战役中,调任华东野战军第一重伤医院医务主任,负责重伤员的救治工作。在围歼国民党黄伯韬兵团时,医院每天都要收治几百个伤员,最多时每天收治700 - 800个伤员,工作非常繁忙,手术量骤增。冯光和医护人员在战场上日以继夜地为伤员做手术,有时甚至在敌机侦察及扫射轰炸,生命有危险的时候也不间断。在整个淮海战役中,第一重伤医院共收治了7700多名重伤员。渡江战役中,她和第一重伤医院奉命随华东野战军第七兵团横渡长江,担负并完成了部队解放浙江的医疗任务。1949年夏,调华东野战军第十兵团。进军解放福建后,担任闽侯军分区卫生处医务主任、第十兵团兼福州军区卫生部医政科长等职。 为了肃清福建沿海岛屿上的蒋军与土匪,1952年,冯光率领军区卫生部的一个医疗队随军赴福安、霞浦沿海一带剿匪。冯光在部队的医务工作中,不畏艰险,克服困难,始终坚持在前线,为救治伤病员作出了极大贡献,因而多次荣获中共模范党员和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并被选为十兵团党代会代表。50年代初,还参加了福建军区速成中学学习,完成了高中学业,荣获学习成绩优异奖,并荣立三等功。 1954年12月,冯光转业到上海第一医学院(现改为上海医科大学),从事医学教育、科研和医院管理工作,担任基础医学部党总支书记兼基础医学部副主任。她一面工作,一面挤出时间听课,选修基础医学课程,取得了学院认可的大学水平。后任中共上海第一医学院党委委员、常委、副书记兼副院长。“文革”动乱期间,受“四人帮”迫害,在自己遭打骂、蹲牛棚的极其困难情况下,千方百计保护了一批专家学者和身边的干部。在毛泽东主席逝世后,参加科研组的领导工作,为有效地保存毛主席遗体作出了贡献。粉碎“四人帮”后,恢复上海第一医学院党委委员、常委、副书记职务,并兼任常务副院长。1978年起,又兼任卫生部《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编委会副秘书长,负责组织和审核《全书》的编写工作。1979年,由卫生部指派,组团赴英国、荷兰、芬兰、挪威、丹麦五个国家进行医学教育状况考察。在上海第一医学院任职的30余年中,不但培养了成千上万名医务人才,建设起了近20个先进的医学研究机构,还为上海市医疗保健工作作出了重大的贡献。1985年离休。 冯光离休后仍继续担任《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编委会副秘书长职务,通过多方面努力,参与编辑出版了近百册医学百科全书。与此同时,她还担任中共上海医科大学离休党总支部书记;亲自筹办了上海益华科贸公司,任董事长等职。为改善老干部福利,她不辞辛劳,忘我工作,终因积劳成疾,于1996年6月15日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