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玄,原名王若瑜,又名王杰,1 9 1 8年3月出 生在辽宁省抚顺市一个殷实人家。 王若瑜读初中时,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军侵占 了中国东北。不久,她的父亲、哥哥、姐姐相继去世, 家里只剩下母亲和她相依为命。1935年,思想进步 的王若瑜流亡到北平,准备报考从辽宁沈阳迁到北 平的东北大学。秋季,王若瑜改名王杰,考入东北 大学。1 936年6月1 3日,北平学生游行,反对日 本继续向华北增兵,王杰和一些女同学走在东北大学的队伍前面。途中, 游行队伍遭到军警驱赶,棍棒纷纷落在男生身上,王杰和其他女生肩并 肩手挽手形成人墙,围在最外层继续前进。 1936年暑假,王杰与几位女同学租住在北平西单太仆寺街德权公寓。 她活跃又不失沉稳,爱唱歌,勤奋读书,几乎每天清晨都约女同学到中 南海去念外语,引起了租住在同一公寓的中国大学学生、校中共支部书 记任所之(任兰甲)注意,二人由此相识。暑假过后,王杰离开公寓, 搬回东北大学宿舍,任所之和她的交往愈加频密。周日,她和东北大学 几个女生曾应任所之与中国大学几个男生约请,一起到香山唱进步歌曲, 交换读书心得,议论时政。1 936年1 1月,王杰由同学王新三、魏启新 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任所之与王杰交往更多,并向王杰展开 追求,王杰也被任所之在党内的领导能力和人品打动。12月,中共北平 市委组织部长王德因叛徒出卖被捕,关进北平监狱。党组织指示任所之参与营救,王杰装扮成任所之的情侣多次以亲戚探望送食物为名,到狱 中向王德传递消息。1937年1月,王德被营救出狱,这对假情侣也在革 命行动中感情日深。王杰没有听从母亲的反对意见,1937年7月27日, 与任所之结婚,没办什么手续,更没举办婚礼。这一对革命夫妻展开了 风雨同路的七十余载相伴岁月。 七七事变后,北平很快陷落,王杰和任所之打算一起去延安,但道 路被炸毁了,难以成行。此时,山东济南成为平津流亡学生的最大集散地, 中共北平市委书记黄敬要求己任北平西北区区委书记的任所之尽快赶赴 那里,接收北平流亡学生中党员组织关系,把他们转到全国各个战场, 完成后,他再到抗日根据地去。此时,东北大学也决定迁往西安,王杰 没有随学校西迁,而是决定随任所之一起行动。离开北平前,党组织要 求任所之和王杰把名字改掉,任所之(任兰甲)改叫任夷(抗战后改为任 仲夷),王杰(王若瑜)改叫王玄。为筹集工作和生活经费,王玄和任夷 把所有能典当的衣物包括王玄从东北家里带来的一条俄罗斯毛毯,都拿到 当铺当掉了。他们又分头把党的文件烧掉,把进步书籍和工具书埋起来。 8月10日,在日军的刺刀下,王玄和任夷十指紧扣,夹杂在滚滚的北平流 亡学生群中,到正阳门东火车站挤上了拥 挤不堪的车厢。火车驶出了北平,“同学们, 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 “大 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充满血性的 歌声盖过了隆隆的火车声。 到天津后,王玄和任夷坐轮船到山东 烟台,再改乘胶济线火车,几经周折到达 济南,赶到设在育英中学的平津流亡学生 临时接待站。王玄打好地铺,就住在了接 待站。稍后,她接受党组织派遣,进入国 民党第三集团军政治工作人员训练班,担任女学员队领队兼任共产党在政训班的支部书记。任夷则按党组织要求, 紧张地接收并转移了大量北平流亡学生的党员组织关系,一大批党员经 他接转关系,分赴延安、重庆及全国各地战场。 1 1月中旬,党组织交给任夷一项新任务:迅速返回日军己牢牢控制 的北平,为一批仍留在北平的党员转接组织关系。王玄提出和任夷假扮 成做生意的夫妻一起回北平,以减少日军的怀疑,得到在济南的王德批准。 就这样,王玄脱下军装,穿上旗袍,任夷也穿上长袍,装扮成做生意的 夫妻出发了。他俩乘坐满载日本人的火车,靠这身打扮和他们学过的流 利日语,瞒过了鬼子,安全抵返北平。 到达北平后,王玄和任夷租住在西城一所公寓里,靠自己劈木柴、 烧煤炉取暖做饭。任夷马不停蹄地联络留在北平的党员转接组织关系, 工作进展顺利。工作之余,经任夷提议,王玄换上一身在北平量身剪裁 的旗袍,穿上绣花鞋,任夷穿上一套向中国大学同学、留守北平的地下 党员傅朋竹借来的西装,又用保养自行车的黄油把头发抹光亮,到西单 附近一家照相馆举行了一场简单的“婚礼”,拍下了第一张双人合照, 把战火中孕育成长的爱情永远定格下来。此后,王玄与任夷先后到山西 省和湖北武汉工作。 1938年4月,经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介绍,王玄与任夷从武汉来到 山东聊城参加抗战。任夷历任山东省第六区政治干部学校中共总支委员 兼政治教官、鲁西北抗日游击第三纵队司令部秘书长。王玄参加了第六 区政训处妇女部的工作,不久,任第六区政治干部学校大队指导员。夫 妇二人还义务为鲁西北抗战移动剧团当老师,到剧团作报告或讲课。 聊城失陷后,1938年至1945年,任夷先后到泰西八路军山东纵队 第六支队、冀南行署教育处、中共冀南区委党校、冀南政治学校、冀南 区第五地委专署、冀南区第二地委专署、邢台市委市政府担任重要领导 职务。王玄跟随丈夫辗转各地参加抗日斗争。期间,1939年秋至1942年秋, 王玄先后担任冀南区党委宣传队长、冀南区衡水县抗联主任、县委委员等职务。由于处在对敌斗争一线,王玄夫妇携手转战,经常三五天、甚 至是一天一转移,有时夜行百里,周旋在敌人的炮火之下,在与日寇殊死 战斗中历经九死一生。1941年4月29日,日军在冀南地区发动大合围, 王玄与任夷失去了联络。王玄躲在一个油坊院落里,眼看日军带着步枪就 要闯进油坊院里搜查,一位老大爷及时她把藏在稻草堆里,她才逃过一劫。 为了争取民族解放,王玄和任夷一心投入抗日斗争之中,在山东、 河北、山西、陕西等省参加游击战,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他们的第一个 儿子在未出生时便随着母亲跋山涉水、日夜行军,1939年出生后寄养给 家乡的亲人,最终在1943年的大饥荒中因饥饿离去。第二个儿子出生在 敌人“铁壁合围”的1941年,幼小时便时常被王玄抱着钻进“青纱帐” 躲避枪子儿,最终不得己也送人抚养。第三个儿子出生在抗日战争最残酷 艰难的岁月,因为环境恶劣、贫病交加而夭折。抗战胜利后,当王玄回到 东北老家看望母亲时,才知道母亲已亡于战乱之中,家中也己片瓦不存。 日本投降后,1946年9月,王玄随任仲夷到大连工作。一开始,她 在大连建国学院任教务主任,主管教学工作。1947年5月,在关东地区 妇女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王玄被推选为关东妇女联合会总会副主任,主 持关东妇联工作,同时担任市委妇委会主任。关东妇联刚刚成立,就在 王玄的领导下先后非常成功地组织了“八一五”(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和大连解放两周年庆祝活动。针对当时旅大地区广大妇女不参加生产劳 动的旧习惯,1947年至1 948年间,关东妇联提出“生产生产,有吃有穿” 的口号,打破“嫁汉嫁汉,穿衣吃饭”的封建传统观念,组织广大妇女 响应党的号召,为克服国民党军队封锁给群众造成的生活困难,积极参 加大生产运动。广大妇女摊煎饼,纳鞋底,织渔网和炮衣伪装网,参加 代耕队,组织互助组,把大生产运动搞得热火朝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王玄历任中共松江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兼省人 事厅副厅长,哈尔滨市委财贸部长,哈尔滨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市政 府监察局长、局党组书记、市委委员,哈尔滨市革委会副主任,沈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等重要职务,长期主管财贸商业,对市场流通情况了如指掌。 改革开放后,1981年9月,在任仲夷调任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兼 省军区第一政委1 1个月后,王玄也到广东工作,任广州市人民政府副市 长、党组成员、市委委员,主管商贸、市场,在广州市率先进行了搞活流通。 1983年7月至1988年6月,王玄任广州市政府顾问。 王玄是任仲夷的贤内助。王玄和任仲夷都是一辈子以国家工资为唯 一收入的人。考虑到任仲夷责任重、工作忙,家里的收支由王玄统一管理, 大小事情她也都承担了下来。 王玄从不计较个人职位。作为一二九运动时期参加革命的干部,王 玄资历与任仲夷相当,有文化,也有能力,但她担任了30年的厅级干部, 有两次晋升为副省级领导干部的机会都予以放弃。1972年,王玄任哈尔 滨市革委会副主任时,市委根据她的能力、经验、业绩和资历,提议她进 入市委常委班子。时任黑龙江省革委会副主任的任仲夷要求她把位子让给 别人,她顾全大局,婉拒了市委的提议。1977年春,任仲夷调到辽宁省主 持全面工作,王玄调任沈阳市副市长。沈阳市委也提议她进市委常委班子, 任仲夷再次不同意,她没有异议。任仲夷调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时,组织 上拟调王玄到北京市任副市长,连住房都准备好了。任仲夷却希望她调到 广州与他一起工作。为支持丈夫,她毅然放弃提拔进京机会,调到广州 任副市长。她在广州任职期间,广州市委又向省委提出让王玄进入市委 常委班子,任仲夷还是不同意,她也没有坚持。不久,广东省领导班子 需要配备一名女干部。有省委领导提出,像王玄这么老资格又能力强的 女干部不多,她当之无愧。任仲夷却认为,自己和配偶同在省一级领导 机关工作不合适,遂极力说服省委班子不要提拔王玄。王玄表示理解, 因而放弃提拔。就这样,她到退下来职务都没有动,但她始终无半句怨言。 1991年4月,忠于党,热爱人民,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尽 心尽力的王玄离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