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顺斋 (1903—1956),又名承泰,团山庄村人。其父袁钿,清末团山庄大地主。他少入家塾,1917年到北京求学,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1920年回乡。宣传“天下为公,耕者有其田”的民主进步思想。他爱京剧、好书画、善中医。生活俭朴,平易近人,乐善好施,佃户婚、丧、嫁、娶,他都赠送钱物。 1923年,其父袁钿病逝,由其接管家业,在原有“长”“春”“富”“贵”四个班底基础上,增添衣箱,延聘名伶,强化阵容,戏班有了较大发展,演出剧目达120余出。除在本地和邻近的莒县、临沂、东海、潍县等地演出,还到过上海、南京、青岛、徐州和东北地区献艺。他们的演出,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在其带动下,不少村庄集资办起了京剧班。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袁家戏班演出活动渐少,人员也开始流散。袁顺斋将其积存了几十年,价值3万银元的全部戏剧服装、道具等捐献给了八路军鲁中军区政治部。1940年3月,由鲁中军区政治部主任周赤萍等,组织界湖原袁家戏班的部分教师、演员,接收了袁家戏班的全部戏箱、道具,成立了沂蒙国剧社。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袁顺斋任沂水五区区长,所征田赋,不足部分,经常用自己的家产垫补。他热心医术,为人医病,有求必应,不收费用。他深明大义,不怕反动派威胁,主动和共产党接触。1939年在共产党员徐鸿恩、袁印秋等人的帮助下,袁顺斋出钱、出枪组织了100余人的抗日武装。1941年,他任沂河独立营参谋。为成立抗日小学,他让出自己的房屋作校舍,又卖了50亩地,购置课桌和办公用品。为支援反“扫荡”斗争,他变卖了大批家产,为八路军购军粮6万公斤。他还动员了16名青年参军,拿出80亩地,赠给新抗属。1944年,袁顺斋当选沂南县参议会参议员。他多次冒着生命危险,掩护来往的共产党员和革命干部。 1946年,土改刚开始,他当众把自家土地契文书拿出来焚毁,把政府给他家留用的房子和土地,让给了雇农,携全家到团山庄旧草房居住。1954年,他响应政府移民支边的号召,到黑龙江甘南县行医,两年后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