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煜 (1910~1939)徐锦龙 吴煜,曾用名吴克刚,四川省万县(今重庆市万州区)人,1910年生。1930年参加工农红军川东游击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川东游击队编入红军第四方面军第三十三军,吴煜历任号目、排长、连长、营长、团参谋长等职,参加了川陕根据地的历次反“围剿”斗争。1935年5月,吴煜随红四方面军开始长征。长征途中,他带领部队打了不少恶仗,历尽艰险,6次负伤。1936年初,吴煜调任红第六军团第十四师四十六团参谋长。到达陕北后,任红第十六师五十二团团长。1937年初,进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抗日战争爆发后,闽东独立师于1938年1月改编为新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1938年2月,第六团北上皖南抗日前线,吴煜调到六团任副团长。同年10月,第六团奉命东迸苏南敌后,进入茅山地区,吴煜协同团长叶飞,带领六团部队在金坛、镇江、句容、溧阳等县境内,连续进行了白兔、北山、南塘、下蜀、龙潭、延101 陵等战斗。在作战中,他身先士卒,临危不惧,常常亲自吹响冲锋号,率部重创日伪军。 1939年4月,为了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向东作战”的战略方针,吴煜协同团长叶飞率第六团从茅山地区出发,向苏(州)常(州)太(仓)、澄(江阴)锡(无锡)虞(常熟)地区挺进,开辟东路抗日战场。5月间,六团与江南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第三路会合,成立“江抗”总指挥部,叶飞任副总指挥,六团改称“江抗”第二路,吴馄任司令员。5月31日,他率“江抗”第二路进至江阴县黄土塘时,与下乡“扫荡”的日军遭遇,激战2小时,毙伤日军30余人。7月23日,参加了夜袭上海近郊虹桥机场的战斗。 1939年9月8日,吴煽率“江抗”第二路回师澄锡虞地区,刚进入江阴县顾山南麓,即遭到国民党忠义救国军的进攻,形势十分危急。这时,吴煜腰束手榴弹,一手拿红旗、一手持枪,率领突击队猛攻上山,将顽军击溃。为了联合抗日、避免摩擦,激战终日后,吴煜奉命率“江抗”第二路撤出战斗,向西转移。在途经江阴县马镇附近时,又突遭忠义救国军侧击,吴煜头部中弹,不幸牺牲,年仅29岁。 为了纪念吴煽烈士,1985年清明节,江阴市人民政府在市区附近的定山建立了吴煜烈士纪念碑。 102 (编辑:余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