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卓如,又名盘根,化名张仁云、顾建中、沈英如,生于1906年8月22日,无锡东亭仓下村人。出身于一个富裕农民家庭,幼年丧父。9岁读私塾,后进无锡清名桥堂庵小学读初小,1920年考入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附属小 学读高小。1924年赴沪入私立惠灵英文专修学校学习英文,半年后失学。1930年到查家桥小学任教,后经成人教育培训,分配在鸿声庙庵(今鸿声华三房村)农民教育馆任馆员。1931年2月至1932年6月,任梅村缪家弄小学校长,因在学校进行反帝爱国教育而被解职。1932年9月至1937年11月,与人合股经营戽水机船谋生。 日军入侵无锡后,张卓如跟随陈凤威等参与组建地方防夜队,继而把仓下、长祁、杨亭、关泾、吼山等乡镇防夜队组建怀西五乡联防大队,后设立五乡联合办事处,他任财经股长,负责筹措办事处的活动经费。1939年5月,新四军江南抗日义勇军东进到达无锡,命名联防大队为“江抗”独立支队。张卓如任副官主任、“江抗”东南经济委员会征收股长。1941年,调任锡北行署财经科长。他多方筹措资金,保障部队供给。是年9月,因日伪“清乡”,他奉命转向外线。翌年初回锡坚持反“清乡”斗争。11月又奉命北撤去苏中一分区参加党训班学习。1943年1月,张卓如由包厚昌、陈枕白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苏南财经处贸易局副局长、苏中江南办事处政治特派员等职。1944年12月,任中共锡澄县委委员兼武工队长。1945年5月,任锡澄行署主任兼行署部队总队长。坚持敌后抗日斗争,重建抗日民主政权。其时“先天道”妄图破坏抗日游击斗争。张卓如遵照上级指示,主动和“先天道”道首倪子才会谈,同时派出一批中共党员打人其基层组织,控制它的中下层骨干,迫使倪子才接受抗日主张,在与勾结日伪的“忠救”王炳珊部战斗中获胜。抗战胜利后,张卓如北撤苏北如皋,任江南办事处贸易部长。1946年9月任中共十地委长江工作委员会第一副书记。1947年2月,返锡澄地区,组建中共锡澄工委,任书记。同年10月,调任中共澄锡虞工作委员会委员,负责武装工作。1948年4月,张卓如第三次奉命北撤,赴苏北筹建江南工作委员会。同年7月,任中共华中一地委江南工作委员会委员兼社会部长。他不畏艰险,发动和依靠群众,机智顽强地战斗在敌人的心脏地区。 1949年4月,张卓如随军渡江南下,任中共无锡县委常委、无锡县副县长。1953年4月任县长。他深入实际,接近群众,全身心地投入各项民主改革和经济建设,受到组织和群众的赞扬。1955年,奉调扬州从事教育工作,先后担任江苏省扬州中学、鲁迅中学党支部书记兼校长。在长达17年的教学生涯中,他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总结了“四个为主”的办学经验,即:“学校工作以教学工作为主,教学工作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讲授以课本知识为主。”得到教育界的广泛赞同。“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严重迫害。1975年,回无锡休养。1980年1月,任无锡市政协副主席。1982年11月离休后,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撰写革命回忆录,关心家乡的社会经济建设。1990年3月20日,张卓如因病在无锡逝世。 参考文献: 1.《锡山市志》第1187页2.《东亭人物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