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人侠同志简介:

朱人侠,曾用名朱干、干桢,1918年7月出生于南汇县惠南镇。早在1936年,他在其三哥朱人俊的影响下,参加了学生救亡运动。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在南汇参加青年战时服务团,在武汉参加民先和青年救亡团,积极投入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7月,他进入陕北公学枸邑分校学习,后转 入晋东南抗大一分校学习。1939年12月,朱人侠回到浦东,奉中共浦东工委派遣打人伪军第13师50团任职,从事策反工作。当时,伪50团基本上已被我党所控制。 1940年秋,朱人侠以伪军官身份为掩护,从敌人眼皮底下取到了朱人俊搞到的电台,又从上海接回了第一位报务员,从此,浦东党有了第一架电台。 1941年初,朱人侠奉中共浦东工委派遣,敌伪军工作委员会书记朱人俊安排,参加除奸肃特工作。有一次,朱人侠、洪尚洁、张大鹏三人联手,分别扮成日军军官、翻译和伪警官,将一个姓吴的76号汪伪特务进行枪决,为民除害。 1941年5月,中共浦东工委派遣姜文光、朱人侠等率领伪13师50团3营9连一个区队和淞沪游击队第五支队一个班经杭州湾,首批50多人南渡浙东。在浙东“三北”地区,他们编为第三大队,番号为“宗德三大”,姜文光任大队长,朱人侠为大队副。同年6月,“宗德三大”和淞沪五支四大队在相公殿北盐场宿营,突然得到情报,庵东日军正向相公殿缓缓而来,当地居民纷纷外逃。政军在镇上骚扰抢劫,勒索财物。……经过仔细、准确核实情报和周密的部署,姜文光、朱人侠率领部队,在“五支四大”配合下,取得相公殿两战两捷,在三北地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既得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也得到地方党的配合和支持,大大鼓舞了浙东军民抗战的热情和信心。 1941年9月,朱人侠经组织决定,率一部份部队到在浙东的忠义救国军孙云达部。因孙与朱人侠是同乡关系,入编苏鲁战区海上游击第二支队第一大队,朱人侠为大队长,张大鹏为大队副。朱驻在浙东姚北沿海一带,张率部来往于浙东、浦东之间,负责通讯联络,输送人员、物资等。从此,我部在浦东——浙东之间的海上交通就更畅通安全。 到1945年,浙东抗日根据地在地方党组织和三北地区军民的共同努力下,形势很好,发展很快。朱人侠曾任慈溪庄市征收处主任,后又任慈溪县浒山区区长。1945年4月,浙东行政公署建立了浙东银行,发行了抗币。浒山区下辖20多个镇,这年八、九月间,硬抗币发行时,先在两个镇试行。区里多次召集商界人士及开明土绅等开会宣传推广,并宣布可抵税金、公粮等规定,并开设集市,以便推行抗币。但因集市新设,又靠山区,买卖不很兴旺,流通量不大。直到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浒山区全境解放,抗币才在全区通用,并发行印制货币,以应市场急需,同时又铸造了壹角、贰角和伍角的银币。 同年10月,我浙东游击队根据党中央的决策,北撤至山东等地。朱人侠随部队转战大江南北。先后任山东独立l旅副营长、干部队队长、第三野战军一纵队教导团及九兵团供给处主任等职。在解放战争中,他参加了莱芜、孟良固、淮海、渡江等战役。抗美援朝时期,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驻安东办事处任供给科长、后勤处副处长。此后,历任南京军事学院后勤教员、舟嵊要塞嵊泗守备区后勤部长等职。 1964年,朱人侠转业至中国科学院华东分院,任事务管理处处长、院办公室副主任等职。1981年2月,任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顾问。1983年12月离职休养。1993年6月25日在上海因病逝世。 朱人侠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青年时代向往革命,追求真理。数十年如一日,他坚持党性原则、勤奋工作、不求名利、廉洁奉公、谦虚谨慎、平易近人。离休后,仍然保持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关心党和国家大事,并且关爱、教育自己的子女。 朱人侠在文化大革命中,虽然也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但是他从来没有动摇过自己的信仰。他曾平静地对自己的女儿说:“我对我的选择无怨无悔”。在古稀之年,他对自己的疾病所持的革命乐观主义态度,也充分体现了一位革命老人的高尚情操和长者风范。真像他女儿所说:“父亲虽已远去,但一刻也没有离开我们,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据朱亚平回忆和收集资料整理)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沪生

我是朱人侠的晚辈

入驻晚辈
  • 沪生
    沪生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