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凤臻,男,汉族,1927年5月1日出生在安徽省阜阳县的一个农民家庭。兄妹四人,大哥和两个姐姐。母亲高氏,全家人都没上过学。父亲和大哥有一手的好手艺,农闲季节买些木料做木匠活,做些小农具,到了春天赶庙会,换回一 些钱,补助家庭生活和平时的零用钱,日子过得还不错,在村上算得上是个殷实户。解放后土改时,评为上中农。 七岁时在当地念私塾,以后又在本地上小学,后到离家十华里的插花庙上小学,家里每学期交一些粮食给学校,在校吃饭睡觉。学生用自带的铺盖,集住在一个小楼上,大家一个挨着一个睡在楼板上。早上听铃声起床,集体出操、升旗、早自习,每晚都有晚自习。初中是在崇正中学和淮上中学度过的,后进入省立阜阳中学读高中。1947年到1948年,家乡很不稳定,解放军国民党军队成拉锯状况。便随学校到了芜湖继续读书。1949年4月芜湖解放,5月在返家的途中合肥参加了十八军随营学校。1949年10月加入青年团,195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9年随军南下,当年11月,部队到达湖南邵阳,在这里, 部队休息了几天。之后便被调到十八军司令部工作,开始了向大西南进军,12月进入天府之国四川。翌年初,十八军奉命接受进军西藏的任务。1951年进到甘孜,当时十八军后方部队司令部驻在这里,边修路边进军,1953年随着公路的向前延伸,机关搬到昌都,1955年到达拉萨。 先后在十八军后方部队司令部、西藏军区后方部队司令部、西藏军区司令部工作,曾任文印员、文书、见司参谋、参谋、秘书、正副科长、正副处长等职。在这个机关工作了二十七年,其中二十五年是在西藏。先后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四次,四等功一次。 1976年5月转业到成都,在西南电力设计院任办公室主任、人事处长。1988年离休,1995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在西藏工作期间,发扬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在为解放西藏,建设西藏,保卫边防等任务中,做出了一定贡献,献出了宝贵的青春年华。离休后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参加编写西南电力设计院院史,加入离退休人员组织的经济实体,继续发挥余热。通讯地址:成都市东风路18号西南电力设计院; 成都张凤臻 从甘孜到拉萨 进军西藏,政策性非常强。从一开始,毛主席就说过:“进 军西藏,不吃地方”、要“一面进军,一面修路”;邓小平和刘伯 承也讲:进军西藏“政治重于军事”、“补给重于战斗”。中央、 西南局和西南军区对进藏部队非常关心,对进军西藏的支援工作 极为重视。1951年,西南军区决定,组建十八军后方部队司令 部,陈明义任司令员 兼政委,何雨农任参谋 长,白健任政治部主 任。统一领导和继续组 织支援进军西藏工 作,主要任务一是抢修 康藏公路,二是向前 方运送粮食和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