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伯鸿,又名小白,笔名杜南,生 于1925年3月22日,无锡梅村镇人。 幼入小学,后就读于吴风中学、新园 中学。他生长在一个革命家庭和革 命环境里。父陈枕白、母傅一星均为 中国共产党党员。日军侵占无锡后, 陈伯鸿在1940年参加新四军,历任 澄锡虞专署秘书、苏中青年抗日联合 会执行委员、锡东青联主席。他转战苏南、苏北从事民运工 作和青年工作。 1944年1月,陈伯鸿在武进被日伪军逮捕。叛徒胁迫他 写信劝他父亲“归诚”,被他严词拒绝。经党组织多方营救, 他方得获释。出狱以后,他跟随父母,经上海转往苏中根据 地。同年4月,他到苏中公学参加整风。整风鉴定中称陈伯鸿“政治上纯洁,富有正义感,有民族气节”。 抗日战争胜利后,组织上部署北撤,陈伯鸿到了淮阴。 1946年起在华中《新华日报》社工作,为资料研究人员。后 任江海公学教务股长、学生队长,华中公学政治指导员、校刊 主编。这时候,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全国规模的内战,大举进 攻苏北解放区,解放区军民向海边撤退。在斗争最艰难的 1946年年底,陈伯鸿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1月被 批准入党。 1948年6月,陈伯鸿进入河北平山中央团校学习,并参 与筹建全国青年团工作。这年年底,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平 津战役。12月他被派往天津军管会工作。平津战役结束后, 任天津市青年团北区工作组组长、中共天津市委党校班主 任。1949年4月,组织上指定他列席第一次全国团代大会。 6月调至中央团校工作,相继担任组织科科员、班副主任、短 训班主任等职。新中国成立初期,他任华东土改一团党支部 委员、六队队长,.带队在皖北五湖县潼西乡进行土改。在土 改复查中,潼西乡被评为模范乡。他也得到组织上的好评。 1953年1月,他调回北京,直到1958年10月,都在《中国青 年报》社工作,先后任报社学习修养部副主任、总编室副主 任、读者来信部主任、编委委员等职。 1958年11月,陈伯鸿离开《中国青年报》社,调到上海。 先在上海团市委工作。后调至上海市文化局艺术处和剧目 工作室,从事创作辅导工作。 陈伯鸿从1973年11月起正式调入上海戏剧学院。在此之前,从1961年起,他就和该院保持了密切的联系。那一 年,他受上海市文化局委派,担任在该院开设的戏曲创作研 究班的班主任。他任劳任怨,忠于职守,在两年中完满地完 成了组织交给他的任务。在这个班学习的同志始终忘不了 他那宽厚慈祥的音容笑貌和亲切严格的谆谆教导,忘不了他 那正派、耿直的优秀品德,忘不了他那勤勤恳恳、认真负责的 工作作风。由于该班办学的成功,1965年他又受命,在上海 市文化局委托该院所办的上海编剧班当班主任。不久,十年 内乱开始,他也和该院多数教师、干部一起遭受诬陷、批斗。 1973年,陈伯鸿调入上海戏剧学院后,开始担任教员。 “四人帮”粉碎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解除了捆绑人 们身上的精神枷锁。他以饱满的政治热情,负责戏剧文学系 的清查工作,以后又担任系的总支书记、系副主任,负责全系 工作。他认真执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在批判“左”倾路线, 为“文革”中屡遭迫害、身心受到严重摧残的知识分子复查 平反,并对系里几位老知识分子一一登门拜访,彻夜谈心,使 这些老知识分子得到心理上的宽慰。作为长期在教育战线 工作的党政领导干部,陈伯鸿十分注意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 T作,他领导过整个学院的德育教育,根据新时期大学生的 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1982年,中央文化部和上海市 委批准任命陈伯鸿为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党委委员兼《戏 剧艺术》主编,先后分管过行政、总务和学报编辑部等工作。 他对分管的工作认真负责,既能倾听职能部门干部意见,又 富有原则性;还经常深入实际,了解和关心群众的疾苦,尽其所能,为群众排忧解难,表现了一个老共产党员应有的政治 风貌。 陈伯鸿不但是一位可敬可亲的领导干部,同时也是一位 学识广博的专家学者。他酷爱学习,博览群书,在繁忙的党 政工作之余,认真从事学术研究。他不但向师生作过研究马 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专题报告,主讲过《戏剧史》、《编剧概 论》、《戏剧美学》等课程,而且还在《戏剧艺术》上发表了《写 作教学一、二、三》、《论形象思维》、《教育与政治的关系》等 学术论文,取得了令人注目的学术成就。社会兼职有上海市 政协委员、上海戏剧家协会理事、华东高校科学管理研究会 理事、上海高校德育研究会副理事长等。1987年离休。1991 年6月8日,陈伯鸿在上海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