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锡祜同志简介:

李锡祜 1917年5月,李锡祜出生于沛城南5里的邓园村(今属沛城街道办事处)。父亲李廷立,早年曾官费留学日本学习警政,是沛县第一批留日学生。回国后,担任过民国政府沛县第一任警务长。李家在当地是富户,家族又大,有较高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实力。 1923年,李锡祜入沛县模范小学读书。1928年升人实验小学五年级.1930年高小毕业。 李锡桔从小聪明活泼,多才多艺,甚得师生喜爱。6年级时,他参加了中共党员、国文教师朱俊之领导的读书会,阅读了郭沫若、鲁迅和蒋光慈等进步作家的作品,受到了“普罗文学”熏陶,较早地接受了革命和进步思想。 1930年,13岁的李锡祜只身离开家乡,来到国民党首都南京投考中学。先后在南京钟南中学、中央大学实验中学读书。这是他第一次远离父母独立生活,几年的学校生活,培养了他的自立能力。 当时实验中学是南京的一所名牌学校,办学设施齐全,教师多是留学生,教学质量在省内一流。因此,政府高官子女多在此就读。李锡{右与他们朝夕相处,知道到了许多官场内幕和政治秘闻,对国民党政治的腐败有所认识。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三省。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激起了全国人民的不满,爆发了一二•九爱国运动,各地学生强烈要求国民党政府抗日,收复失地,纷纷到南京政府请愿。李锡祜积极参加了这场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受到了一次爱国主义的洗礼。 1936年初,李锡祜入上海震旦大学附中继续学业。震旦大学是法国教会办的学校,教师多为法人,教材多是法文。在这样特殊的教育环境里,李锡柘法文长进甚快,半年后就能直接阅读法文原著。 1937年初,李锡祜考入了上海光华大学。5月,20岁的李锡祜东渡日本留学。7月7日,卢沟桥事变,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爱国学生不愿留在敌国读书,纷纷离日回国。9月,李锡祜回国后,来到设在古城开封的河南大学借读。这时,由北京来河大读书的沛县同乡李超然与他同一个宿舍。李超然思想进步,与平津学生会有着密切的联系。李锡祜经常与李超然一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两人成了生死之交。 11月,开封受到侵华日军威胁,李锡桔与几位同乡一起回到家乡沛县,组织了“沛县旅外学生抗日宣传队”。李锡裙和李超然、王宗岭、徐竹健、顾荣华等10多名大学生参加了这一组织,顾荣华被推选为队长。宣传队在沛县城乡开始了广泛的抗日宣传活动,对推进沛县及湖西一带的抗日救亡运动发挥了积极作用。 日军大举进攻中原,民族矛盾日益尖锐。在抗日统一战线的大旗下,国共两党实行了第二次合作。李锡桔为了抗日,为了追求真理,决定北上延安,到抗日军政大学学习。他的想法得到了父母的支持。 12月中旬,李锡祜离家,从徐州西行,经郑州前往陕北。行至西安时为国民党军队阻拦。这时,国民党政府开始举办中央军校西北军官青年抗日训练班,李锡{右在西安参加了训练班,后训练班被并人中央军校第七分校。军校学习期间,李锡佑受到了严格而正规的政治军事训练。毕业后,分到了战干四团担任分队长。编年事辑 因为李锡{右有较好的法语基础,1940年前后被保送到贵州军官外语学校专修外语。学校设在遵义,专为培养驻外武官而设。 1941年,李锡j右与第一军军长丁德隆的妻妹林翠声结婚。因不满军官外语学校的管理制度愤然离校,到第一军担任参谋。 当时第一军驻守关中一带。在陕北,胡宗南所部大都是武器装备精良的军队,不开赴抗日前线,而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剿共”,不时地向八路军根据地进攻。李锡祜看到这种状况,甚为愤慨,对国民党的不满情绪与日俱增。 1943年春天,李锡{右军校时一位董姓要好同学因为八路军送情报被捕。董打死看押他的警卫,携枪躲到李锡桔家中。李锡祜冒着生命危险将董送至安全地方。为此,李锡祷感到自己在第一军已经不安全了。恰在这时,得到父亲病逝的噩耗,他请假回家奔丧,始得以脱离第一军。 他在徐州料理完父亲的丧事,看到已经沦陷的沛县人民到处受到日寇与汉奸的欺凌,李锡格怒火中烧,决定投奔苏鲁皖边区游击军总指挥李明扬。李是安徽萧县人,德国柏林大学毕业。这时正在担任江苏省政府委员、苏北第二游击区兼苏鲁皖边区游击总指挥。李明扬见李锡祜是位青年才俊,又在中央军任过第一军参谋,十分看重,任命他为上校参谋,不久调任支队长。 李锡祜有着较长时间的军旅生涯,胆识超人,英勇果敢,深得李明扬钟爱,旋擢升为纵队副司令。 1944年底,李明扬以少将中队司令名义,保送李锡祜到重庆陆军大学将官班学习。 陆军大学将官班是专为招收非中央嫡系部队的高级将领而设的学校。在这里,他结识了陆军中将张权。张权是一个思想进步,不满国民党统治现状的青年军官,与李锡祜志同道合,成为终生朋友。 1946年12月,李锡袼在陆大将官班结业,分配到国防部任少将高参,进入南京政府核心部门。 1947年下半年,李锡裙奉命代表国防部到西北慰劳前方将士。他看到军官贪污自肥,士兵缺衣少食,士气低落,对国民党渐渐失去信心。 1948年,李锡祷离开国防部出任安徽阜阳第四绥靖区司令部第四处少将处长,统筹军队后勤供应。12月,任第六兵团三处处长兼任暂编第一纵队少将司令。 1949年初,历时2个多月淮海战役结束,国民党部队纷纷撤离南京。这时,李锡禧已经掌握了一个纵队的兵力。他决心弃暗投明,率部起义,迎接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 他先以第一纵队运输物资为由,控制了联勤总部留守处的两艘运输舰,并设法与驻守江北的人民解放军取得联系,准备起义。当时渡江大战迫在眉睫,京沪杭警备副总司令李延年决定撤离南京,命令李锡桔放回舰船,迅速撤退。李锡{右接到命令后,迟迟没有行动。李延年产生了怀疑,以请开会为名,准备秘密逮捕李锡祜。李锡祜预先得知消息,事发前逃至上海。 李锡祜抵达上海后,认真研究分析了上海情况,决定再次策划起义,配合人民解放军解放上海。因自己手中已无军队,需要重新组织力量,并想法与上海的地下党组织取得联系。 3月,李锡祜在溧阳路麦加里34号租房住下,开始在国民党驻沪部队中策反。他不分昼夜地与国民党开明将领联系,联络旧部和军中朋友。一天,李锡祷意外遇到了重庆将官班的好友张权。两人密谈后,决定共同策动起义。时张权任联勤总部中将视察员,已与旧部建立了联系,并与中共上海局秘密取得了直接联系。两人信心百倍,全身心地投入起义前的各项 准备。 在上海溧阳路麦加里一幢普通的民房里,李锡榷和张权正在酝酿一个重大行动——动员国民党驻守上海市内的主力部队第二十一军一三二师打响起义第一枪。一三二师前身原是由李锡祜任司令的整编第一纵队,官兵大多为李的旧部,参谋处中校参谋科长张贤是李锡桔西安军校的同学,又是徐海同乡,张曾多次得到李锡桔的提携与帮助,两人交谊甚得。李锡禧决定从张贤人手,组织策反。 起义的一切准备就绪,中共上海地下组织告诉张权,定于1949年5月16日上午10时起义,司令部设在吉祥路21号。张权立即告知李锡祜,让他尽快发动一三二师按规定时间打响起义第一枪。李锡j右来上海后,与张贤面谈过几次,这次他特别谨慎地告诉张贤,起义事关全上海上千万人的生命安全,要万无一失。张贤满口答应,表示积极做好起义工作。 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5月14日,也就是起义前两天,张贤将这个重大秘密向一三二师师长作了报告,出卖了他的长官、他的恩人李锡桔。 15日,张贤亲自带领京沪杭警备司令部的便衣特务,到麦加里逮捕了李锡祷和张权等人。 1949年5月21日,人民解放军已大军压境,国民党政权风雨飘摇。京沪杭警备总司令汤恩伯、上海警察局长毛森等特务头子,下达了处死李锡裙与张权等人的命令。二人被杀害于上海南京路、西藏路交汇处大新公司门前。一对挚友,一对同志,为迎接上海解放,血洒黄浦江。 5月28日,势如破竹的人民解放军在上海人民的欢呼声中,浩浩荡荡地开进了上海,上海回到了人民的怀抱。 上海解放后,人民政府追认李锡祜为革命烈士。1949年8月24日下午,上海市人民政府在万国殡仪馆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纪念这位为大上海解放献身的英雄,对李锡祜的一生给予高度评价。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Chief

我是李锡祜的晚辈

入驻晚辈
  • Chief
    Chief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