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于湘,又名海涛,男,彝族,中共党员,云南人 民讨蒋自救军一纵队十二支队支队长。 龙于湘同志1 91 3年出生在云南弥勒县西山区大长 冲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幼时读过几年书,因家庭贫 困而失学。1 938年,他怀着爱国热情参加滇军六十 军,随张冲领导的184师开赴抗日前线,加参了举世闻 名的台儿庄战役。后随军回云南。1 945年在滇军第二 路军指挥部特务连任排长,这时,在国民党军队中开 展工作的地下党员张士明、方文彬开始对龙于湘进行 革命宣传教育,使他懂得了一些革命道理。抗日战争 胜利后,他随卢汉的第一方面军开赴越南受降,蒋介 石武力改组云南省政府后,命令滇军开赴东北打内 战。龙于湘反对国民党的倒行逆施,在部队开往广州 途中,毅然脱离国民党军队,回家务农。 1 947年初,中共云南地下党为开展武装斗争,建 立革命根据地,通过张冲的哥哥张华清到丘北任县长 的机会,派何现龙到丘北县政府任秘书。龙于湘根据 何现龙的指示,以加强丘北县政警队、帮助剿匪为由,从路南圭山、弥勒西山等地组织40多名彝族武装 骨干到丘北,龙任政警队长,在丘北开展革命活动, 对武装骨干进行秘密政治、军事训练。1 948年4月, 张华清被省政府撤职,被新任县长龙开甲软禁在丘北 县政府。龙于湘奉何现龙指示,到舍得与进步青年杨 建武等商量,组织1 00余人的武装,乘夜摸进县城,于 次日接走张华清。 1 948年初,弥泸地区在省工委的领导下,在弥勒 西山、路南圭山等地点燃了武装斗争的烈火。龙于湘 接受地下党员毕恒光布置的任务,回家开展革命活 动。在本民族中积极开展革命宣传,发动群众组织民 兵、动员彝族青年参加游击队。不久,他说服其弟 (游击队员)龙于滇在家坚持斗争,照料家庭,自己 毅然离家参加“一支人民的军队”,随部队转战各 地。先后参加解放师宗县城,攻打丘北县城、解放广 南县城等战斗。 1 948年7月,朱家壁、何现龙、张子斋、祁山等率 部队到广南里达。很快,敌二十六军第一九三师578团 约千余人也尾追自救军到里达,向司令部驻地发起进攻。这时龙于湘率领的四大队同后勤部驻扎在茅草 坪。一股敌人向茅草坪迂回包围过来。龙于湘立即指 挥部队抡占高地连续打退敌人多次进攻。使部队转危 为安,迫敌后撤1 0余里。 当晚司令部转移到茅草坪。继而开往滇越边境。 这次战斗,龙于湘由于英勇善战,受到司令部嘉奖。接 着四大队随部队开往越南河阳与桂滇边部队会师整 训。部队合编后,龙于湘任胜利(一支队)第四大队 大队长。由于龙于湘作战勇敢,善于指挥,所率部队 屡立战功,经四大队教导员肖屏介绍,加入了中国共 产党。同年1 0月中旬,龙于湘率部随主力部队从河阳回 国,突破敌人层层封锁,经麻栗坡、西畴、砚山,月 底抵达丘北与泸西交界的南盘江边。此时国民党二十 六军已将一个营和一个连调到南盘江岸的革勒、飞土 渡口,封锁了通往江北的全部渡口,自救军先后与敌军 在革勒、秧补、小老龙发生战斗。在革勒战斗中,龙 于湘率所部“与敌激战,掩护主力部队撤退”。 11月,龙于湘率领四大队在纵队领导张子斋的带 领下,活动于树皮地区。由于疾病和战斗,四大队减员较大,缩编为一个中队。但不久通过部队发动群 众,各地青年学生纷纷涌跃参军。同时在党的统一战线 政策的影响下,各进步人士不断率武装参加部队,四 大队又逐步发展壮大。1 949年1月初,在山心岜六与 朱家壁、黄景文领导的部队会师后,经纵队领导决 定,暂将四大队编为一个支队,下辖5个大队和1个直 属中队。内定龙于湘为支队长兼第一大队长。 1 949年2月中旬,自救军部份前委领导在丘北小 水井、小邑、平坦召开会议。会议期间,龙于湘率 一、二、三、八大队和直属中队,共300多人周旋于八 道哨,水围营、松毛地一带,监视敌人,掩护开会。 2月9日相继占领八道哨,并开仓济贫。12日完成任务 进驻老鸦屯(今雄山)。这时,转移到山上的群众听 说部队进村,纷纷回村准备过小年(正月1 6日)。2月 1 3日凌晨,敌四八一团两个营突然趁茫茫大雾包围了 老鸦屯上寨,下寨占领各个山头,用轻重机枪封锁各 个路口。游击队虽猝不及防,但全体指战员发扬英勇顽 强的战斗精神,立即奋起还击,分散突围。龙于湘多 处负伤,仍坚持战斗,一人毙敌1 0余人。子弹打完后,隐藏好枪和文件包,随后隐藏起来。第二天不幸被俘。 龙于湘被俘后,威武不屈,义正词严痛骂国民党、 蒋介石残害人民的罪行,始终保持一个共产党员的气 节。最后,敌人将他和常志高赵雄3人押送开远交军 部。由于在平远街大漆树迂到反蒋武装阻击营救,敌军 将他们押回平远街杀害。龙于湘等人高呼着“中国共 产党万岁!”英勇就义,时年仅36岁,表现了一个共 产党员的崇高气节,无愧于共产党员这一光荣称号。 龙于湘同志,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战场上 他英勇顽强,勇敢杀敌;在敌人的淫威面前,他痛斥 敌人,威武不屈;在刑场上他大义凛然,英勇就义, 他的崇高\'jre象,永远活在人民群众的心中,他为革命 英勇献身的精神,将永垂青史,光照后人。为缅怀先 烈,记述他的事迹,以慰忠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