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京同志简介:

王宝京(1898-1944),山东省五莲县石场乡旺岭村人,出身佃农家庭,自幼靠讨饭度日,深受苦难生活的煎熬。对旧社会暗无天日的黑暗统治,以及穷人总是穷、富人总是富的不平之世,无不深恶痛绝,气愤不已,有着强烈的阶级仇恨。 1938年秋,中共鲁东南特委建立并进驻桑园、石场一带,特委派出的工作团来到了旺岭村。王宝京结识了工作团的同志,经常和他们在一起交谈,使他懂得了穷人为什么穷、富人为什么富的道理。他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穷人要想彻底翻身得解放,从根本上挖掉穷根,就必须组织起来,跟着共产党、八路军干革命,为民族的解放而斗争。在党的教育下,随着思想的进步和觉悟的提高,他很快成为工作团重点依靠的骨干。1939年,王宝京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不但积极宣传共产党、八路军的抗日主张,参加抗日救国活动,而且还说服大哥王宝贵一起参加了革命工作。 1940年3月,党组织根据抗日斗争形势的需要,决定在石场一带建立抗日民主政府,王宝京担任了石场乡副乡长,负责动员发动群众,组织地方武装工作。在党的直接领导下,他积极联系迫切向往翻身干革命的穷苦乡亲,不久就拉起了一支20多人的抗日武装分队,并兼任队长。然而,队伍拉起来以后,到那里去搞枪支?为此,王宝京带领大家到持枪看门的富户家,挨家挨户地做工作,用“抗日保家,人人有责,你出枪我出力”的道理,说服20多户人家献出了枪支,上级又给配发了部分手榴弹,于是这支抗日队伍便武装了起来,并开‘始活跃在石场周围的山区一带。 石场村的赵老五和赵老七,是当地有名的两个大恶霸地主,家中都豢养着全副武装的家丁,高大的炮楼上不时有荷枪实弹的家丁来回晃动,虎视眈眈地注视着全村的每家每户,在主子的纵容和教唆下,象狗仗人势的狼狗一样,穷凶极恶,神气十足,附近十里八乡的黎民百姓,谁见了谁都惧怕三分。为了争取他们支持抗日,也为了刹刹他们的威风,王宝京从抗日的大局出发,在进行说服动员的同时,把抗日武装分队集合起来,到二赵家中开展说理斗争。二赵不得不辞掉家丁,将全部枪支武器缴了出来,并拆除了建造的炮楼,表示以后听从乡政府的一切吩咐,积极为抗日效劳。 1940年初夏,王宝京领导的抗日武装分队很快发展到30余人枪。此时,国民党反动派掀起了第一次反共高潮,以五莲县于里、汀沟(时属莒县)一带的大恶霸、大地主、大汉奸于经武为首,组织起了反共反人民的反动道会门“万仙会”,并遵循国民党反动派的旨意,实现其“反共剿共”、破坏抗日的目的。他们在群众中大肆进行反共宣传,造谣污蔑共产党八路军,胡说什么“共产党共产共妻,打下粮食放大堆,每村要8个大姑娘”等等。我们部队买绳子打草鞋,他们说“八路军大批抓壮丁”,“买绳子就是抓壮丁”。我们部队站岗点香火记时间,他们说“八路军天天晚上祷告老天爷不下雨……”。在国民党反动派和日寇的直接掌握操纵下,这个反动组织采取派捐、罚款、“吃拥饭”、封锁水井不让非会员吃水等手段,逼迫群众入会,并疯狂捕杀共产党员和抗日积极分子,石场、旺岭一带深受其害。为保护群众,保存抗日力量,根据上级党组织的统一安排,驻莒日公路以北的我党政机关、军队和已暴露身份的共产党员,暂时撤离路南抗日根据地。王宝京亦遵照上级的指示,率领乡分队随军南撤到公路以南。 同年7月初,王宝京带领乡抗日武装分队,随八路军主力重又撤回路北山区,打回石场老家。在坪头村南的千斤山,王宝京沉着果断地指挥乡分队,与反动道会门“万仙会”展开了面对面的战斗。由于“万仙会”反动组织的会众,大多受会首的蒙蔽和欺骗,认为喝了用朱砂红符兑的酒,就会刀枪不入,就成了神仙。战斗打响之后,几个跑在前面的亡命之徒,边嘶哑着嗓子没命地高喊:“我们刀枪不入,冲啊!”边壮着胆子硬着头皮愣冲。王宝京见状,义愤填膺,举起枪将一个小头目击毙。“万仙会”会众们眼看着同伙被枪子打中毙命,“刀枪不入”的神话不灵了,顿时象决堤的潮水般纷纷向西北撤去,乡分队奋力追打到下万家沟村西南的剥皮山,给嚣张一时的“万仙会”以沉重打击,配合我主力部队取得了同“万仙会”斗争的彻底胜利。其后,王宝京又率领乡分队随我主力部队安全南撤。 1940年下半年,随着抗日斗争形势发展的需要,王宝京被调至莒县九区任乡长,后又调莒南县蛟山区任区长。这里是八路军与敌、伪、顽军斗争十分激烈的边沿地区,王保京带领地方武装,机智勇敢地打击敌对势力的进攻,分化瓦解敌人,从不退缩,深受当地群众的爱戴和拥护,多次受到上级的嘉奖和表彰。1943年9月,王保京重新调回家乡石场区任区长,因长期从事艰苦的斗争生活,身染重病,医治无效,于1944年2月在石场病逝,终年46岁。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开国群英

我是王宝京的晚辈

入驻晚辈
  • 开国群英
    开国群英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