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祥(1922~1986.7) 莒南县板泉崖后东村人。出身贫农。早年在板泉小学读书时即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秘密活动。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奔赴延安,相继在安吴堡青训班、陕北公学和中央军委三局通信学校学习。后到八路军三五九旅、中央军委三局从事报务工作。1943年和1945年,先后被派往吉林、天津等敌占区,机智果敢地完成了党和军队的通信联络任务。1949年回到中央军委三局担任军委通信总站收、发讯台副主任。1953年参加抗美援朝,历任志愿国司令部通信处集中台台长、枢纽部主任、独立通信团团长、后勤部通信处处长等职。1957年任第一通信枢纽部主任。1966年任中央军委通信总站主任。1970年任通信兵部电信工业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1975年被派往柬埔寨,任通信考察组和顾问组组长。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到新华通讯社工作,历任新华社党组成员、秘书长、副社长兼总经理室总经理,并先后兼任总参谋部通信部、后勤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建工程兵通信指挥部主任、总参谋部通信部第三通信总站党委书记等职。他经常和有关人员一起研究通信技术的重大问题,并组织实施,使新华社通信技术有了较快的发展。如国内新闻专用通讯网的初步建成、国际通信网络的发展、国内文字广播的改善、汉字计算机激光照排的试验成功,北郊新收讯台的建成,以及为新闻报道服务的战备部队建设等等,无不凝结着他的心血。他对新华社的行政管理也极重视,强调行政管理人员牢固树立为宣传报道服务的观念;要求经营管理人员要在加强开源的同时注意节流;经常和负责基建的人员一起研究如何加快重大基建项目的建设,并四处奔波,同有关方面联系,解决基建中的困难。病重后,仍时时关心新华社的建设。1986年9月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