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溥霖(1887~1915),字季瞻(亦作沾,曾改名刘光、刘乾、字健庵)。姚店子镇埠前庄人,辛亥革命著名烈士。自幼读书,才学超群,15岁考中秀才,才子之名,蜚声乡里。1906年,肄业于济南刘冠三所创办的山左公学。刘冠三借办学宣传革命,溥霖接受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后经冠三介绍,加入同盟会,从事民主革命活动。1908年春,他到青岛,入革命党人办的震旦公学。不到一年,公学被德国驻青岛提督封闭,溥霖移居客栈,为革命奔波。1909年,与冠三同游兰陵,遇兰陵女士孙建平,经冠三作媒结婚。婚后返回沂水,二人感情甚笃,闺中唱和,积久成帙。建平秋夜得“玉露生寒夜,云归月渐明”句,传诵一时。1910年,他同建平赴济南,建平入女子师范,溥霖入山东农林学校。同年8月,建平因娩前感疾,病逝于旅店。溥霖痛不欲生,挽建平联云:剩水残山,荆棘满目,死矣诚得死所,恨无净土三尺掩尔躯壳;新愁旧恨,意绪填胸,生也有何生趣,聊借闲云一片,餍我灵魂。吊唁者无不感伤。从此,溥霖义不再娶,专事革命。后与肖兰池等人在济南商埠纬五路设“宜春轩”修表铺,以修钟表为掩护,从事革命活动。武昌起义后,袁世凯为屠杀革命党人,由津浦线接济张勋军火(当时张勋退驻徐州),溥霖与蓝升九等革命党人及其长兄彤霖、次兄湛霖,备置炸药,密谋于黄河津渡炸械弹车。不料被袁军密探侦知,报告防营,于11月20日黎明,将溥霖等15人逮捕。审讯时,溥霖大义凛然说:“吾革命党首领也。誓杀尽国贼,为民除害,凡所筹划,余一人所为。今谋泄被逮,刀锯鼎镬,余一人当之,且勿妄累他人!”讯者瞠目大骇,不敢复讯。继由警厅司法科长虞维铎往讯,溥霖索纸笔慷慨陈词,所陈词具“总纪”中。溥霖身材高大,紫红脸堂,二目炯炯有神,被捕时大腿被刺伤,鲜血淋漓,吭声高歌,营防兵士见状,啧啧赞叹,后知为革命党人,更加钦佩。社会贤达,闻刘革命救国,无不感动。经刘冠三及绅士王讷、庄陔兰、丁惟鲁等营救出狱。此时,淮泗讨虏军陈干、吕子人等已进军徐州,改称第三十九混成旅,溥霖任炮兵营长。1912年冬,三十九旅解散,溥霖解甲归。乡里人拟选其为众议员,刘婉言谢绝,遂入省特设的留日预备学校。1913年,第二次革命兴起,靳云鹏惨杀革命党人,刘入北平北洋大学,住刘冠三家,以避风险。鲁督悬金购捕,刘又潜伏太原主编《公益报》。三个月后,报社被封,复回北平,著小说《孤剑寻仇》,以表其革命意志。袁氏在北平密布侦探,四处搜捕,刘只好赴日本东京,居住在神田区三畸町与吕子人、班麟书等人的租房“青命安寄庐”中。刘在神田的汉阳楼同各省在日的革命党人结昆弟之盟,以齐心共图大业。刘初到东京时,拜见孙中山总理,深得其奖赏,刘遂上《山东军事进行计划说明书》。1914年12月30日,总理委任刘为中华革命党山东支部长,命其回国筹备讨袁。1915年5月,刘与方刚到青岛,被袁吏靳云鹏侦知,借日本官署之手,于10月18日以刑事犯之名将刘及方刚逮捕,拘押日本宪兵司令部。后袁多方贿媚日吏,必得溥霖方才罢休,于11月16日将刘溥霖引渡济南,解军法处对簿。溥霖索笔书供,自述革命历史,尽为他人解脱,一如辛亥被捕时。靳云鹏看供词斥袁氏叛国大怒,立命枪决。1915年12月4日晨4时,溥霖与方刚一起就义于济南东门外柳园。乡人备棺妥殓,安置在白衣庵。在清理方刚家书中有刘溥霖绝命词一首: 从来大事本难成,后顾茫茫岂愿生。 只恨此身混沌死,一生心迹不分明。 为纪念革命先烈,1929年,经国民政府批准,沂水县建溥霖小学,并颁“正气凛然”匾以示褒扬。1934年,为其举行国葬,移柩于千佛山北麓辛亥革命济南烈士公墓。1936年国民党中央抚恤委员会第69次会议抚恤特级伍千元。国民党中央第14次常会追赠其为陆军上将,7月31日交国府命令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