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汲县柳卫村人,生于1918年,铁路工人出身。上过半年私塾,高小毕业后到省立第十二中学习,初二时因患伤寒及无经济来源而辍学,在火车站自费当学徒,在此期间阅读了许多革命和进步的文学书籍。1938年,怀着满腔的革命热情,到陕北延安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作为一名爱好文学的青年,刘知侠当时想报考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由于名额已满,被编入洛川六大队,在那里学习军事和政治。后来,六大队和其他几个大队组成抗大一分校,东迁到敌后办学,刘知侠在紧张的行军途中坚持写日记和文学札记,在太行山学习时,在校部的油印刊物《抗大文艺》上发表了散文《晚风里的一群》。 1939年5月,刘知侠抗大毕业,由于军事课程的成绩好、身体比较健壮,留校在军事队继续学习。毕业后,在抗大分校担任区队长、队长和军事教员。同年年底,抗大一分校接到上级命令,进行第二次东迁,刘知侠所在的军事队被评为全校的先进单位。 1940年初,由于刘知侠在《抗大文艺》上发表过作品,在军事队当过俱乐部主任,搞过墙报,画过伟人像,还会写美术字等,因此他被分配到抗大一分校文工团,帮助团长整理队伍,战时负责军事指挥,后期还担任过党支部书记。在文工团演出人员短缺时,他化装成群众在戏里跑龙套,在合唱团里唱歌……但是他的大部分时间还是用来参加创作股的文学业务活动,到火热的战斗生活中采访,到敌占区去了解发动群众抗日,到火线上去了解我军战士和日本鬼子战斗的英雄事迹,还到轰轰烈烈的群众翻身运动中去,了解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如何配合人民子弟兵战胜日寇的。回到团里,他连夜突击写作,利用文学形式写成文艺通讯、报告文学,在根据地的报刊上发表,沂蒙山根据地第一个妇女识字班的成立,就是他在《大众日报》上报道的。 1941年冬,文工团被敌人的五万兵力包围在沂蒙山的中心地带,决定分两个队突围。刘知侠带领一个十多人的分队,向外冲了七天,除了一人牺牲、一人被俘外,绝大部分胜利地突破了敌人设立的“铁壁合围”“拉网战术”的“大扫荡”。 “大扫荡”即将结束时,文工团遇到了第二次突围。校部组织由文工团在内的近三百多非战斗人员,从沂蒙转移到东南的滨海地区休整。一夜之间要穿过八十里为敌人重点控制的丘陵和平原地带。为了防止万一,校部派了五个连队(前三后二)掩护这三百多人通过。行至午夜时,由于起雾,文工团与担任掩护工作的三个连队失掉了联络,文工团的后面是被掩护的人员,文工团长和一个通讯员随前面的连队走了,刘知侠临危挑起了指挥这次突围的重担,未鸣一枪地从敌占区冲了出来,胜利完成了第二次突围。 1942年,刘知侠和文工团员们一起在临沭县参加了“减租减息,增加工资的群众运动试点工作。在这期间,刘知侠写了《三千人的控诉》、《钱包身》和《遥寄给沭河边的民兵英雄们》发表在《大众日报》上。 1943年,山东成立了省文协,刘知侠被调去主编《山东文化》刊物,在这期间,他写了短篇《机枪射手老刁》、《翻译官怎样挨了洋刀》、《乡分队长唐家高》、《攻克赣榆之夜》和一万多字的报告文学《韩邦礼苦学记》。 当年夏天,刘知侠采访了铁道游击队的英雄人物,决心把他们的战斗业绩写成一本书。日本投降后,刘知侠带着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的提纲,到铁道游击队进行战地采访,后来把这次采访写成了小说《攻克煤城之夜》。 解放战争开始,刘知侠停止了写作《铁道游击队》的计划,和一批文艺工作者支前去了。作为山东兵团《华东前线》报的特派记者,刘知侠参加了伟大的淮海战役。写出了小说《铺草》和《红嫂》,还给《华东前线》写了两三篇文艺通讯,淮海战地日记等。 1950年,山东省文联成立,刘知侠被调到省文联负责编创部的工作。 1952~1953年,刘知侠写了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 十年浩劫,刘知侠受到了残酷的迫害,当武斗最严重、生命受到威胁时,刘知侠从被囚的三楼系绳逃走,逃到了《铁道游击队》芳林嫂的原型之一的家中,这位老人救了他。 1978年粉碎四人帮,刘知侠恢复了省文联的领导职务。 1980年,刘知侠当选省文联第一副主席,省作协主席和党组书记。 1985年,刘知侠辞去行政领导职务,迁居青岛从事写作。在青岛,他完成了长篇小说《沂蒙飞虎》,中篇纪实小说《芳林嫂》,此外,他还写了《我的童年》、《攻克煤城之夜》和《谷荣和丽嫚》。 1991年初秋,刘知侠去世,享年7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