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洪康同志简介:

山东省郯城县高峰头镇爱国村人,1906年出生于一个贫穷的盲人家庭。自幼患先天性眼疾,因无钱医治,双目失明。幼年时随父学习曲艺,16岁时拜流浪艺人为师,学习坠琴、三弦和大鼓书,出师后以说书卖艺为生。 1939年,侯洪康在家乡参加了抗日民众动员委员会,他以说书、算命为掩护,跑交通,搞情报,经常活动在游击区和敌占区。1943年夏,他奉命到敌占区搞侦察,曾两次打入敌第13“剿共”便衣队驻地和陇海铁路线上的新安镇,用说书赚的钱和敌人“交朋友”,借机了解敌人内部情况。1943年底,侯洪康带着上级交给的侦察任务到谢圩子村说唱书,他故意把说书场安在敌人炮楼附近,专说那些风花雪月的故事来吸引敌人士兵,一连说了几个晚上,许多伪军都听入了迷。伪军小队长还把他带到炮楼上说唱。侯洪康上楼时暗暗记下了楼梯的级数,在炮楼上,他把事先准备的弦线拴上一块小石头从窗口扔下去,做好记号再往上缠,量准了炮楼的同度,他故意找话题同伪军攀谈,使敌人无意中说出了据点内的许多情况。由于他及时提供了准确情报,谢圩子敌据点很快被八路军拔掉。他经常深入敌区搞情报,曾有几次引起敌人怀疑,敌人抓住他吊起来毒打,灌辣椒水,日本兵还放出狼狗,把他咬得血肉模糊,但他都咬紧牙关,顽强地挺住,始终没有暴露身份。 1947年,侯洪康参加了滨海区战士文工队,转战于莒南、五莲等地,每到一处,他总是一落脚就拉场说唱。他自编了许多新书段子,如《冯福吉翻身》、《列车南下》等,唱遍了滨海各地,深受军民欢迎,被誉为“文工队的半台戏”。 建国后,侯洪康被分配到临沂文化馆工作,1951年,他代表临沂地区出席山东省第一次文代会。在会上,他把领导讲话的内容编成段子说唱,受到代表们高度赞扬,记者采访报道了他的事迹,他被曲艺界称为“山东的韩起祥”。 1953年临沂文化馆举办了200人的盲艺人训练班,侯洪康现身说法,提倡说新书,反对搞迷信职业活动。他还传授了《晴天传》、《白毛女》、《小二黑结婚》等一些新书段子,对建立一支新型的民间艺人队伍起到了重要作用。他还认真向临沂三弦评调艺人王省三学习技艺,并于1957年参加了山东省第一届曲艺会演,使三弦平调这一起源于临沂、郯城的稀有曲种扩大了影响,受到了曲艺界的重视。在这次大会上,他演唱的《古城会》获纪念奖,他被誉为爱国盲艺人,获老艺人荣誉奖状,被吸收为山东省曲艺家协会会员,记者写了《学习他的精神》的专文,报道了他的事迹。 侯洪康艺术功底深厚,除擅长三弦平调,还擅长于山东琴书、渔鼓、郯城大鼓等多种曲艺形式。他的演唱声音宏亮,吐字清晰,拖腔优美,韵味无穷。他不仅能说唱许多传统书目,而且善于自编新书段,他长期在沂蒙山区巡回演出,每到一处,只要当地干部介绍一下有什么新人新事,他当晚就能指明道姓、合辙押韵地唱出来,令人拍掌叫绝。1976年,侯洪康因病去世,终年71岁。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Admin

我是侯洪康的晚辈

入驻晚辈
  • Admin
    Admin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