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祥同志简介:

渤海区劳动英雄 王凤祥 (1915 -1983) 王凤祥,博兴县陈户镇东寨村人。在 1945年渤海区劳动模范表彰大会上,获“劳 动英雄”称号,成为大生产运动中全区人民 的学习榜样。 王凤祥1915年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 庭,父母无力供应其上学,从懂事起就领着 弟弟四处讨饭。稍大一点就到财主家打短 工、扛长工,成年累月地劳作,日子却越过越 穷。结婚后,随着家庭人口增多,其家境更 加困难。靠给地主家扛活,他练就了一身种 田的本领,再加他干活利落,舍得出力气,是 大伙公认的种地“把式”。 1940年,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北跨小清河,开辟了博兴抗日根 据地。在根据地内,共产党领导建立了乡、村抗日民主政权,广大群众响 应共产党的号召,纷纷建立起农救会、青救会、妇救会等群众抗日团体, 发展生产,支援和参加抗日战争。地处博兴抗日根据地核心地带的东寨 村,先后建立了党支部和各群众抗日团体。在苦难中挣扎的王凤祥从共 产党的宣传教育中得到启发,认为只有跟着共产党走才能摆脱受苦受难 的命运,于是就积极参加当地党组织领导的抗日活动。当时他的家庭仍 然十分困难,时常没有饭吃。他让妻子儿女到外讨饭,自己在家参加党领导的革命活动。村支部书记郭宜珍脚有残疾,行路不便,王凤祥主动 替他传送革命信息,到各家各户动员群众参加抗日活动。由于他公而忘 私,工作积极努力,于1942年经本村党支部书记郭宜珍介绍,秘密加入 了中国共产党。 入党后,他工作更加积极,无论是参加群众运动,还是发展生产支援 抗战,他都走在前头,起到了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他大胆泼辣的作风 及充足的干劲,感染和影响了当地一大批贫苦农民走上共产党指引的革 命道路。 1942年底,由于日军的疯狂“扫荡”和“蚕食”,再加上国民党顽固派 军队的包围和封锁,博兴抗日根据地进入抗战以来最艰难的时期。中共 博兴县委遵照中共中央及上级党委的指示,学习延安大生产运动的经 验,在全县抗日根据地内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要求根据地广 大群众响应党中央“组织起来”的号召,大力发展生产。王凤祥便是这 一运动中涌现出来的最突出的人物之一。他不畏斗争环境的恶劣,积极 向广大农民群众宣传翻身求解放的革命道理,联合村里的贫困户率先组 织起了“插伙组”。在“插伙组”内,有人出人,有牛出牛,有犁献犁,各种 生产资料均可互助使用,统一耕种,统一收割。不仅解决了单户生产中 无法解决的许多困难,而且收成比上年增加了5成。他们将增加的粮食 无私地献给抗日民主政府,支援抗日战争。 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王凤祥还发动妇女纺线、织布,与万兴城等 纺织合作社合作,为部队纺织裹腿、布匹。组织妇女、儿童扫硝土,熬制 火硝,支援地方武装制造土炸药,同时也增加了集体收入,提高了群众生 活水平。 1944年下半年,博兴抗日根据地内的“增资、双减、反霸”斗争正式 开始。王凤祥积极响应县委号召,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主动做广大群 众的思想工作,动员贫苦农民起来与地主恶霸作斗争。他一马当先,率 领群众利用“敲台鼓”的方式对拒不实行减租减息的债主和雇主作斗 争,从而使东寨村的减租减息工作走在了其他村的前头。 1944年12月16日,中共博兴县委、博兴县抗日民主政府在陈户店召开群英大会,表彰在大生产运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王凤 祥被评为博兴县唯一一名劳动英雄,获得一头大牛的奖励。参加会议的 代表们纷纷表示:“抖抖劲向王凤祥看齐,明年也夺大牛。”1945年3月, 在陈户官王村召开全县干部大会,发动当年的大生产运动,王凤祥在会 上作了经验介绍。他领导组建的插伙组成为博兴县“组织起来,发展生 产”的典范。在王凤祥等劳动模范的带动下,博兴抗日根据地内掀起了 组织“插伙组”,开展生产竞赛的热潮。一时,机关干部种田、养猪,妇女 组织起来下坡锄地,小学生拾柴、拾粪、纺线,到处是一派繁忙景象。王 凤祥更是干劲倍增,决心在新的一年里大干一场。他向广饶县的劳动模 范高华吉、李洪洲发出一封公开信,写道:“你看咱们在共产党领导下努 力干活,换得大家的拥护和奖励,这是若干年来没有过的事情。我过去 给人家扛活,越扛越穷;现在共产党领导我有的吃了,也不要饭了……在 今年生产计划上,全庄120户,要组织“插伙组”85户,劳动力占全村 75%……” 在1945年5月21日的陈户惨案中,因王凤祥是著名的劳动模范, 成为日伪搜查的目标。日伪军冲进东寨村,叫喊着:“活捉王凤祥!”四 处搜查。王凤祥安排群众掩藏后,自己躲藏到村外的一个坟洞里。搜找 他的日伪军来到坟洞边向里张望,但黑咕隆咚什么也看不见,便用刺刀 向里乱戳,躲在角落的王凤祥胳膊被刺成重伤,从此留下残疾。日伪军 没找到王凤祥,便对王凤祥幼小的儿子下毒手,将其刺成重伤扔到村处, 使其因失血过多而死亡。丧失儿子后,王凤祥化悲痛为力量,更加积极 地n向应党的号召,带领群众发展生产,支援抗战。虽手臂留下了残疾,但 他干起活来仍干劲十足。他忍着悲痛率领群众进行抗战宣传,踩高跷、 演节目,各项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在王凤祥等劳动模范的带动下,博兴抗日根据地内的大生产运动一 浪高过一浪,又先后涌现出韩秀贞、杨恒纶、张立英等劳动模范。王凤祥 带头组建的“插伙组”得到渤海区党委、行署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区推 广。在1945年12月召开的渤海区劳模大会上,王风祥与博兴县的韩秀 贞、杨恒纶及广饶县的李洪洲、高华吉一起被评为渤海区劳动英雄。 1946年,因工作需要,王凤祥调到博兴三区工作。不久,又参加支 前队伍,随部队辗转于桓台、邹平、长山等地。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在 博兴县委生产互助合作部、桓台县杜科火车站和博兴县园艺场工作。 1965年,王凤祥因病离职休养。1983年去世,享年68岁。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革命的后代

我是王凤祥的晚辈

入驻晚辈
  • 革命的后代
    革命的后代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