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超(1915.1~1990.2) 原名孙吉郎,字静轩。山东省文登县张家产乡汤村店子人。4岁丧父,家境日衰。1930年在汤村店小学读书时,受新文化运动影响,发动进步学生罢课游行,要求学校开放民主,罢免道德败坏的教师,被国民党县教育局开除学籍。1933年秋,借用同学孙文英的高小毕业证书,考入文登中学九级。因家境贫困,仅读书1年半, 辍学务农。1936年起,先后在南廒、本村和崔家小学任教。抗日战争爆发后,积极宣传抗日救国。著名的天福山起义,使他受到极大鼓舞。1938年2月,奉胶东民众动员委员会文荣威分会指示,在县第四区组织抗日救国自卫团第十四分团,任指导员。后根据形势发展,将“自卫团”改为“抗日自卫队”,保存了农民武装骨干。 同年7月,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任宣传委员;10月,由潘复生介绍加入共产党。此后任中共文登县第四区宣传委员、代理书记等职。1939年底,日军大“扫荡”, 风声日紧,国民党地方武装纷纷弃枪而逃。孙超按县委指示,抓住有利时机,带领党员和群众,收缴和起出国民党地方武装丢弃、插藏的一批枪支,于1940年2月, 拉起了130多人的队伍,组成文登县大队一中队,任指导员。同年4月,任东海独立团五营教导员。 8月11日,与营长杨岫庭指挥青石岭伏击战,全歼日伪军29人,拔除大水泊据点,在东海区首次取得重大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东海人民抗日信心。 同年12月,调任山东纵队胶东第五支队二团宣传股股长。1943年3月,调任西海军分区政治部宣教股长。 1945年9月,调任胶东军区警备四旅九团副政委。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六师九团副政委、警备第三旅十八团副政委、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二十七师八十一团政委,转战胶济铁路沿线,参与指挥该团灵山、粉子山、孟良崮、南麻、临朐、招远等战役、战斗。在楼子底战斗中,率九团一营穿插敌群,仅用20分钟, 歼敌4个排,受到胶东军区通令嘉奖。在招远道头战役中,组织对敌包围, 出奇制胜,歼敌400余人,全团荣立一等功。胶河战役红石山阻击战中,亲自指挥全团浴血奋战,不幸遭敌机群轰炸,头部重伤,致两耳失聪,留下终身残疾,评为二等甲级残废。1948年初,调九纵后方留守处任第一政委。建国后,任济南警备区三团政委、济南警备区政治部秘书长,渤海军区淄博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副政委等职。1953年3月,调任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党委书记、副政委。1955年9月,授上校军衔, 获三级独立勋章和二级解放勋章。1960年3月,调任上海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 6月,伤病复发,调回二军医大治疗和帮助工作,晋升大校军衔。1988年获独立功勋荣誉章。他以“春蚕到死丝方尽”为座右铭,带病坚持工作,多次晕倒在岗位上。1971年离休。“文化大革命”期间,与林彪、“四人帮”进行坚决斗争,身心受到摧残迫害。 为教育后代,留下8万字的《回忆录》。在生命最后一息,还在认真为有关单位撰写革命史资料。病逝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