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采衡同志简介:

(1909-1996),乳名佛水,福建省连城县芷溪人。幼年就读英国牧师创办的芷溪崇实小学,繁琐的礼仪和教规,使杨采衡一伙青年很为反感,积极追求进步思想。民国18年(1929年)初,朱毛红军转战闽西,受红四军影响,同年11月,青年杨采衡报名参加了红军。民国20年,杨采衡奉上级指示在闽北洋登、洋口秘密组织游击队,在一次秘密活动中不幸遭敌发现被捕,关押在福州第一监狱。狱中,他积极参加党领导的秘密斗争,还写诗《狱中吟》:“满地干戈满地愁,城分南北一鸿沟。风涛鼓荡长江水,雨过天晴红日浮。”表达坚定的革命信念。民国22年11月,国民党十九路军发动“福建事变”,他才获释出狱。同年12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后由中共福州市委派往闽东参加武装斗争,历任连江红军独立十三游击队参谋长、闽东红军西南团团长。民国23年底,红军主力开始长征,杨采衡被留下坚持闽中地区的游击战争。这期间,他成为闽中游击战争的主要负责人之一。民国24年3月,闽中西南团遭国民党重兵“围剿”。杨采衡率骨干20多人冲出重围,转移到闽中山区继续开展武装斗争,在闽中工农武装游击队第一支队任参谋长,为开辟罗汉里游击根据地做出重要贡献。民国25年3月,他指挥何庄伏击战,将福泉联运汽车团的运钞车拦截,从中搜出福建银行总经理韩疆士和8名押运宪兵,缴获现款200余万元。敌人进行疯狂报复,杨采衡遵照上级指示,转移到莆田、永泰交界的山区隐蔽。敌人强迫群众带路,伐树烧山,步步进逼,妄图消灭游击队,杨采衡等领导游击队与敌周旋于高山密林中,游击队熟悉地形,灵活机动,吃苦耐劳,把敌人拖得筋疲力尽。杨采衡在开展灵活多变的游击战中,成功地袭击了福厦路长岭地段的驻军一个排,缴获步枪18枝。佯攻莆田实往灵川斗霸,包围何寨保,逮捕地方恶霸4人,缴枪12枝,罚款2000余元等。在闽中游击战的最后日子里,杨采衡率领游击队从莆、永边行军到琯口,逮捕镇压了民团头目潘德仁,还利用敌人的电话机,向伪县政府通话,声称“共军1000多人攻至琯口,逼近福州……”,弄得福州戒严三天。待到敌人调兵遣将扑向琯口时,游击队已撤回莆、永游击根据地。民国26年8月,杨采衡作为中共闽中工委代表,同国民党地方当局进行合作抗日谈判,达成停战抗日协议。红军游击队改编为独立大队后,杨采衡任副大队长。民国27年3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泉州事件”,谋杀大队长刘突军,又把游击队包围缴械。面对突发事件,杨采衡临危不俱,与国民党地方当局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迫使对方归还武器。民国27年5月,杨采衡率闽中红军游击队开赴皖南,编人新四军,历任新四军军部教导总队军事教官、司令部作战科副科长、教育科科长、特务团参谋长。皖南事变后,他调任二师“抗大”八分校训练处处长,师部参谋处教育科长。解放战争时期,杨采衡曾任华东军区司令部参谋训练大队大队长、第三野战军第二纵队教导团团长、第十兵团司令部参谋处处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南下服务团参谋长。新中国成立后,杨采衡先后任漳州军分区副司令员、华东军区后勤部训练处长、南京军区战史编辑室抗日战史组组长。1962年,他转业到国家地质部,历任地质部办公厅第一副主任、水文地质研究所所长、水文局副局长和顾问。

纪念文章:2

主页管理:Admin

我是杨采衡的晚辈

入驻晚辈
  • Admin
    Admin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