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首之 (1917-1942) 边首之,又名边振魁、边立鳌,1917年出生于山东省莱芜县寨里区边王许村一个贫农家庭里。父母虽然都是贫苦的农民,但却深知知识的重要,省吃俭用供子女们上学读书。边首之读完小学后,于1931年考入莱芜县立师范学校。因家境贫寒,他十分节俭。他习字的仿纸都是用完正面,再用反面,然后再在大字空间写小字,最后学期终了将用过的仿纸捆在一起,捎回家里打壳子做鞋用。他在学习上刻苦用功,以优异成绩毕业。1935年,边首之到莱芜县李家封村小学任教。期间,他与在邻村赵家官庄小学任教的共产党员余秉琛(余献廷)交往密切,志同道合。在北平“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的影响下,他俩举办农民夜校,在教农民认字的同时,讲解中国共产党团结抗日的主张及日军侵占中国领土的罪行。还采用到农村集市讲演、印发报纸等形式开展抗日宣传活动。1936年夏天,余秉琛遭敌抓捕,由莱芜城押解去济南监狱。边首之的母亲担心儿子受到牵连,要他离开学校躲避一下,边首之毫不畏惧,回校后仍然坚持进行革命活动。 1937年11月济南沦陷后,山东省各地学校被迫相继停课,边首之也回到家乡。这时,由中共山东省委派来的景晓村、周绍南联络,马达卫(马葆田)等人,在乡山脚下金堂寺组建了香山抗日游击队,边首之率先参加。这支游击队很快发展到30多人,拥有步枪15支,匣子枪2支,机枪一挺。1938年2月,马达卫率领边首之、刘文峰等10多人,从张里出发,经一夜行军,于 黎明到达莱芜县塔子村集体参加了第四支队,被编入第四中队。边首之任班政治战士。 1938年4月,第四支队与第五军一部在淄川县马棚村会师整编。在围歼叛逃军人的军事行动中,边首之不幸左胯部被手榴弹弹片炸伤。因当时医疗条件甚差,弹片一直留在肌肉中。6月,边首之被分配到莱芜县八区区公所做地方工作。8月,组织选派他去沂水县岸堤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学习。学习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9月学习结业后,中共山东省委分配他到中共博山县委工作。历任县委组织部部长、博(山)莱(芜)蒙(阴)三县边区联防办事处副主任、县委书记等职。1940年I1月,边首之领导县委,为配合“百团大战”,支持山纵一旅反“扫荡”,通过博山县区、乡、村各级组织层层发动民众,组织博山县民众万余人,与莱芜、淄川县民众统一行动,连夜破坏泰博和泰莱公路,使日伪军“扫荡”受阻。12月,边首之将博山县委得到日伪军冬季大“扫荡”的作战情报及时秘密转递给山纵一旅后,王建安旅长亲自指挥山纵一旅主力连续在苗山、磨石峪、黑山涧、三山、杨家横等地大量杀伤敌军。 1939年至1940年,是日伪军集中兵力对抗日根据地疯狂“扫荡”和封锁的严重时期,环境极其复杂艰苦。再加当时旱、虫等自然灾害相继发生,抗日根据地的生产受到很大破坏,财政经济和军民生活发生很大困难。边首之拖着左胯肌肉存有弹片的病体与张敬焘县长等紧密配合,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整顿和发展了党组织。据1939年底统计,博山县七个区,除敌占区外,四、五、七、二区先后建立分区委,大部分村庄建立了党支部,党员达3000多名,加强了党对各项工作的领导。同时,贯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执行党中央制定的“三三制”原则,通过普选的形式建立了区、乡、村三级抗日民主政权。并建立了县大队、区中队和村民兵队等地方武装,还相应地成立了各级农救会、青 救会、妇救会和儿童团等群众组织,从而使根据地得到了巩固。1940年11月,抗日战争进入了最困难的时期。边首之由于长期操劳过度,身躯内弹片引发炎症,经常发烧不退,但他仍然坚持工作。1941年下半年,边首之染上肺结核后病情越来越严重,于1942年1月不幸病故。年仅2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