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晨光(1911—1987),原名高方树,曾用名刘子青,山东省无棣县小泊头镇北高家庄人。自幼习武, 13岁开始学文化,1929年2月随父学医,在盐山县高湾民生堂药铺当助手。1932年冬开始与共产党人接触,随同进步青年开展救亡活动。1934年春,赴长春、四平当店员。他目睹日本侵略军的残暴罪行,产生了回乡参军抗日的强烈愿望。1938年秋返归故里, 一度在十军团辖属的武术大队任大队副。1939年9月,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锄奸团, 1940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他积极发展党的组织,用两个多月时间,在北高、仝家、郭家、曹庄子、小山、山后、张皮庄子等村建立支部,在姜家、辛集、马家、刘王、常庄子成立党小组。7月,建立党的四区委员会,任区委书记。1940年,无棣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张晨光与同志们商量着寻找上级党组织, 几经周折,1941年1月,终于在宁津县朱家庄子找到了地委,并汇报了情况, 地委委任他为无棣县委委员。1942年2月又被任命为县委书记兼县大队政治委员。他从当时敌强我弱的实际出发,领导县委一班人突击抓抗日武装建设,亲自到各村动员群众捐献枪支、弹药,保护青纱帐,挖抗日沟,扒公路,截电线,出其不意地袭击敌人,开展平原游击战,巩固和发展四区抗日根据地。他善于联系群众,发动群众,很快在小山一带的大部分村庄建立农民抗日救国会、妇女抗日救国会,开展减租减息、雇工增资、反对虐待妇女等运动,提高了妇女地位,改善了 农民生活,使恶霸地主的反动气焰为之收敛,小山根据地成为冀鲁边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台、后方医院、兵工厂、印刷厂、《正道周报》社先后转移到这里。1943年6月, 无棣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邢朝兴随邢仁甫叛变投敌,并制造谣言,分化瓦解革命队伍,一时日、伪、顽勾结叛匪一齐向根据地扑来,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抗日军民,形势极为严峻。张晨光奉命率无棣县武装工作大队与新海县大队合并,改任新海县委组织部长。1944年1月渤海区成立,无棣四区又划归新合并成立的新(海)青(城)县领导,张晨光随即调任新青县县委委员、组织部长。1945年9月黄骅县委成立,张晨光被任命为县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和敌工部长。通过开展“双减”(减租减息)、“双反”(反奸、反霸)运动,发展3320名积极分子入党,使大部分农村建立了党的基层组织。在还乡团反攻倒算、斗争环境极端残酷的情况下, 张晨光和县委一班人带领黄骅县党政军民一次又一次地给还乡团以沉重打击,并于1947年1月7日攻克还乡团的最后巢穴王徐庄,全歼这支反动武装。此后,又结合土地改革,整顿农村党的组织,通过对党员重新登记,发展新党员,恢复和建立了一批农村党支部。在动员群众参军支前工作中也做出突出贡献。为此,党组织特给他记二等功一次。 由于长期带病坚持工作, 积劳成疾,严重的神经衰弱症使他无法继续承担繁重的工作。1947年 8月,组织上调他担任乐(陵)庆(云)靖(远)工商支局监委,并于1948年1月安排他住院治疗。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张晨光奉调担任德州专署劳动科长和德州专区中等学校党委书记。 从1953年6月起,改任工会工作,曾先后任德州、聊城两地区工会办事处主任兼书记。他以极大的革命热忱钻研工业生产技术和厂矿管理经验,推广先进生产经验。1956年10月后又相继调任聊城地委统战部副部长、聊城市委常委、工业部长、聊城市农具机械厂党委书记。1960 年1月调聊城市棉纺厂筹建处任党委副书记。这时张晨光一家九口人,全靠他一人的工资维持生活,尽管生活十分艰难,可是他从不向国家伸手,有时还接济别人。1963年调整工资时,按规定可以晋升一级,但他坚持不要。1964年他亲自送长子参军,教育儿子为人民扛好枪、站好岗,当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卫士。1979年离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