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元俊同志简介:

刘元俊(1901年--1929年7月) 号奎亭,宁津县保店镇小姜庄人。1920年,在宁津县立高小毕业,考入天津南开中学。后辍学回家,自办平民学校。1923年就读于天津第一师范学校,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与在校党员崔鸿钧(系宁津县刘营伍乡崔寨子人)等人秘密进行革命活动。1925年,回原籍开展党的活动。在本县县立高小任教时,向学生介绍进步书刊,宣传马列主义。他倡导民主,反对守旧,是宁津县创建共产党组织的先驱之一。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被校方以“赤化学生”的罪名辞退。同年9月,与由天津回原籍的共产党员崔鸿钧、李景思在崔寨子村建立了宁津县党支部,任书记,发展党员10多名,组织领导全县20多名教师开展“平均教育款”的斗争,取得了胜利。1928年前后,与由苏联回来的共产党员王兴周和由西北国民二军回原籍的共产党员张策平取得了联系。同年夏,蒋介石军队二次北伐路过宁津,县军政官员纷纷逃散,人心惶惶。为保境安民,他同王兴周、张策平及国民党进步人士,以国民党名义,组织建立了“中华国民党宁津县党部”,他任书记,接管了地方政权和武装,秩序安定,民众赞扬。同年秋末,国民党派李大森、牛龙云等人来到宁津县清党,重建国民党县党部,前县党部被迫解散,共产党员退出,宁津遂陷入白色恐怖之中。他在本县无法存身,便去天津,先后在天津七十二小学和天津造纸厂当职员,秘密从事党的活动,组织发动工人开展罢工斗争。1929年6月7日,因叛徒出卖,被捕入狱。敌人严刑拷讯,他只字不吐,保守了党的机密。同年7月13日,就义于天津西习艺所(西狱所),年仅28岁。他就义前,为其妻周双城遗墨述志:“孔曰成仁,孟曰取义,读马列书,所学任事,有今而后,庶几无愧。革命未成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后人捧读、敬佩不已,高风亮节,千古不泯。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Admin

我是刘元俊的晚辈

入驻晚辈
  • Admin
    Admin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