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剑同志简介:

陈剑(1916.10-1962.5), 原名杨淮先,字海亭,曾用名杨超,双庙镇六屯村人,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幼年随父劳动。9岁时读私塾,1929年考入县立高级小学。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随老师、同学上街游行、演讲,抵制日货。1934年考入省立临清乡村师范学校,在进步教师的帮助下,阅读进步书刊,受到马克思主义教育,发起组织建立了“旅临同学会”,任副会长,在同学中传阅进步书籍,宣传革命思想,同学校的国民党右派斗争,受到挂牌警告和记大过处分。1936年7月毕业,任夏津第七高级小学教师。因关注抗日形势变化和红军的消息,被排挤离校,转任第五小学教师,组织建立起了进步组织“文具社”,在进步青年中传阅进步书刊,寻求救国救民道路。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与进步青年计划组织抗日武装。1938年2月,准备赴南宫参加八路军,后参加了八路军一二九师津浦支队举办的抗日军政干部训练班。同年5月,在干训班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回夏津县开展抗日活动。在中共鲁西北特委领导下,多方活动,组织建立了夏津县抗日动员委员会,积极发展抗日积极分子入党。在动委会建立了党团组织,并任党团书记。1938年9月,中共夏津县工作委员会成立,任工委书记,领导组建了夏津县农、青、妇等各界救国会,宣传动员全县群众投入抗日救国斗争。同年12月,日本侵略军占领夏津县城,领导党员和抗日群众转入农村,开展抗日斗争,党的力量不断发展壮大。12月,县工委改建为县委,仍任书记。 1939年2月,到鲁西区学校第一期县委书记培训班学习,参加了著名的八路军一一五师肥城陆房反包围战,胜利突破日军重围,随部队在鲁南新泰一带开展抗日斗争。1939年6月,回到夏津,继续担任县委书记,积极发展党的基层组织,壮大党的力量,领导建立抗日游击队,同日伪顽强斗争。1940年7月,被中共卫东地委(鲁西三地委)派往茌平县,任抗日支委会副主任,不久转任中共卫东地委宣传部部长。年底回到夏津,仍任县委书记。在夏津与河北省清河县交界的运河两岸,领导党组织和游击队坚持游击战。1941年,为便于对敌斗争,中共冀南区党委将夏津县委分建为夏东、夏西两个县委,他任中共夏西县委书记。同年10月,任中共运东地委宣传部部长,创办了《战报》和《党刊》,随地委机关和部队在清河、武城数次粉碎日伪的“大扫荡”。后常住夏西一带,组建了地委武装通讯班,与敌斗争。11月,兼任中共夏西县委书记,组织配合冀南运东军分区部队开辟运东根据地。1943年10月,夏东、夏西县委合并为中共夏津县委,任运东地委委员兼夏津县委书记,在领导党组织和抗日群众坚持斗争的同时,抓好统战工作,争取了一部分有正义感的伪军反正,组建了夏津县抗日游击队,壮大了抗日武装力量。1944年春,任运东地委敌工部部长。3月,参加太行整风学习。1945年7月,整风学习结束,仍任中共夏津县委书记,并兼任独立团政委,组织全县发起对日伪的大反攻,配合冀南军区部队胜利进行了夏北战役、解放夏津县城战役。他领导夏津党组织、抗日武装和人民群众,坚持八年抗战,取得了最后胜利,做出了卓越贡献。1946年1月,到晋冀鲁豫中央局党校学习。1947年9月后,历任冀南区党委研究室研究员、冀南区威县土改工作团组长、冀南行署民政处行政科科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河北建设学院二部副主任、主任、教导处副主任、院党组成员,中华全国总工会华北工作委员会文教部副部长等职。1962年5月,病逝于北京。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上官剑

我是陈剑的晚辈

入驻晚辈
  • 上官剑
    上官剑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