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椽同志简介:

李椽,出身于湖北省一个书香门第的大家庭。1937年抗战爆发后经董必武同志介绍,奔赴延安,参加八路军。经历战火洗礼的父亲,英勇杀敌,两次负伤,不下火线。抗战胜利后,因伤病转业至山东。1949年26岁时任中共滋阳县(兖州市)县长。 李椽( 1922.4.11~1990.2.5),原名孙启勋, 男,湖北省孝感县人。中共党员。 1 93 8年2月,他在武汉八路军办事处经董必武 介绍,年仅15岁即奔赴延安参加革命,同年4月加入 中国共产党。他在延安陕北公学、抗日军政大学学 习后,身临前线,英勇作战0 1942年任三五九旅教育股副股长,积极 投入南泥湾大生产运动。 解放战争初期,他在山东工作,经历了国民党重点进攻鲁南解放 区的严酷斗争。他在担任兖州县县长期间,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大 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为安定民心、发展生产、巩固革命政权做了大 量工作。 1 9 50年11月,他从峄县县委调到煤炭系统,先后担任陶庄煤矿党 总支书记、党委书记、枣庄矿务局党委第二书记兼矿务局局长。他在 煤炭战线辛勤工作的8年中,经常深入到矿井生产第一线,与工人同甘 共苦。他领导的陶庄煤矿,曾受到中央煤炭部的通令嘉奖。在他的带 领下,全局职工劳动热情高涨,生产持续上升,为建国初期工业生产 的恢复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由于长期的辛劳,患了严重关节炎,于1 9 62年1 1月调任东北阜 新煤矿学院党委书记。他重视党的教育工作,尊重知识,注意发挥知 识分子的作用,以细致的政治思想工作赢得了他们的信任。学院的教 职员工们认为“李椽确是一位有才华、有理论水平的好领导 1 965年,他调到中央文化部。在主持电影事业管理局工作期间, 他既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又积极鼓励艺术家们大胆创作,为繁荣我 国的社会主义电影事业作出了很大努力。 盯文化大革命’’期间,他遭受到严酷的打击迫害,但他坚持真理, 宁折不弯,表现了共产党人的高贵品质。 1 9 73年1月,他从“五七”干校调到清华大学工作,任清华大学党 委常委、试验化工厂党委书记。当时清华大学是“文革”的重灾区, 他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为恢复正常的科研、教学秩序努力工作,但 又被指责为吖资产阶级回潮”,身心倍受折磨。他忍辱负重,对什四 人帮”在清华大学的爪牙进行了抵制和斗争。 他参加革命几十年来,一直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克 己奉公,廉洁淡泊,把党的优良传统一一实事求是,作为自己一生行动 的准则。他具有较高的马列主义水平、文化素养和工作能力,有高度 的工作热情和忘我献身精神,注重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艰苦朴 素,平易近人,得到广大群众的尊重和信任。 1 990年2月5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终年67岁。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Admin

我是李椽的晚辈

入驻晚辈
  • Admin
    Admin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