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钦光(1896~1919),原名郭书鹏,字步程,海南省文昌县龙马镇龙尾塘村人。1913年入广州初级师范学校读书。1915年5月,与同学们一起,在广州东园开“国耻会”,声讨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的卖国求荣罪行,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经常对同学说:“国危而俗偷,不如早死”,因激愤而当场吐血,在场群众无不为其爱国激情所感动。1916年夏师范毕业后,回乡在务生小学执教一年,宣传男女平等,发起剪短发运动。1917年靠典田借贷入北京大学文科预科读书。1919年“五四”运动中不顾自己身患肺病,奋袂先行,与北大爱国同学上街游行示威。当游行队伍冲向赵家楼搜捕卖国贼曹汝霖时,遭军警殴打受重伤,当场吐血不止,被送进法国医院抢救。病情危重之际,仍关注爱国活动进展,对反动当局屈服于日本帝国主义,镇压爱国同胞的倒行逆施表示愤慨。终因伤势过重,于5月7日逝世,是“五四” 运动中为国捐躯第一人。消息传出后,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海南乃至全国各地纷纷举行追悼大会。5月18日,北京各校5000多人在北大法科礼堂召开郭钦光追悼大会,会场上悬挂着各界送来的3000多副挽联,遗像两旁书有“力争青岛,死重泰山”八字,北大校长蔡元培亲笔题赠“疾风劲草”四个大字。北大学生代表许德珩在上海市追悼郭钦光大会上演讲时,指出“郭君为国而死目的有二:一是取消中日密约,收回青岛;二是惩办国贼。”郭钦光的牺牲,把爱国学生运动推向新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