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淦(1918~1966),曾用名骥秋,笔名水金。济宁市市中区龙门口街人。出身知识分子家庭。1931年,考入省立(济宁)第七中学。1934年,考入济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36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在校期间,以“水金”为笔名发表了一些忧国忧民、抨击时弊的诗文。1937年春,加入山东各地抗敌救亡协会和山东文艺界抗敌救亡协会,担任秘密社刊《联系报》编辑,负责报道救亡活动情况。同年7月,毕业回家乡参加了济宁县学生抗敌后援会,参加《抗战新闻》小报的编辑。9月,到城东南贾村小学任教。其间,结识了中共地下党员万明礼(万里)。1938年1月,赴延安。8月,入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学习,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结业后分配到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部工作。1945年秋始,先后担任过宣传队 (战士剧社) 的音乐教员、政治指导员、宣传队长、旅部宣传科干事、团俱乐部主任、文工团音乐股长等职,为培养部队音乐艺术人才,开展抗日救国的宣传、鼓舞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斗志,做了大量组织领导和实际业务工作。他在这期间,创作了数十首革命歌曲, 产生了较大影响。1946年到1947年7月,历任山东军区兼新四军文工团政治教导员、华东军区文工团政治教导员。因工作成绩显著,被华东军区记一等功。1949年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17年间,为部队文化工作和专业团队的建设做了大量工作。1958年,参与筹建前卫歌舞团,主要开展了民族乐队的组织、业务建设,使前卫民族乐队的艺术水平得到提高。1962年,他作为山东省音协主席主持召开了全省民间音乐座谈会,提出了搜集、挖掘、研究、编写民间音乐的任务,并率先垂范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为丰富山东省民族音乐宝库做出了成绩。是年,他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先后以中国人民解放军歌舞团政委、中国艺术团团长和中国音乐家的身份,出访了朝鲜、日本、阿尔巴尼亚、智利、古巴等国家,为增进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做出了贡献。“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他被诬为“黑线人物”、“三反分子”、“里通外国”等“罪名”,身心受到严重摧残。1966年10月30日,含冤去世。 1978年,中共济南军区党委为他平反昭雪,追认他为革命烈士。1987年,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李淦歌曲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