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根培,原名王本哲,1908年3月出生于四川省宣汉县一区西北乡五村一个贫农家庭。 1929年,贫困和苛捐杂税逼死了他的父亲和二弟,迫使年幼的他不得不过早地担负起生活的重担,为全家人的生存操劳奔波。他曾因交不出苛捐杂税,两次被保甲长用铁链套着脖子,囚禁在私设的牢房。1933年红军来到他的家乡,他目睹红军打倒军阀地主,分田地给农民,助农爱民,思想上产生了强烈的革命愿望。9月,他满怀对革命的向往、对穷人翻身的追求,毅然参加了红军,成为红四方面军新兵二连一名战士。入伍后,在领导干部的教育和同志们的帮助下,他积极工作,勇敢作战,进步很快,一个月后就担任班长,并于同年12月由指导员张荣模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久,他调七十八团二营六连任排长。在四川,他参加了粉粹敌人对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六路围攻和刘平保卫战,恩阳河、黄木桠等战斗。1935年5月,随红四方面军开始长征。长征途中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汇合后,被编人右路军跟随毛主席过草地。1936年初随部队抗日东征,参加了山西中阳、关山、洪洞的战斗和西进中甘肃曲子、怀县、山城堡等战斗。 1937年,他在一一五师六八六团三营任副连长,率队参加了平型关战役。1939年,他随军进入山东鲁南,在师特务团任政治教导员,翌年改任师特务团政委,同年5月编人苏鲁支队任政治部副主任。这期间,参加了鲁南反顽战役,鲁南马头、周营、夏镇杏仁村、峰县罗家庄等战斗。1940年至1941年,率部开辟峄、滕、沛三县边区,打通了湖东湖西的交通线。1941年到1942年,他参与组织指挥了湖西大棠树歼灭战以及湖西反扫荡、反碉堡、反封锁等战斗,为老区人民立下了战功。从1940年12月起,先后任一一五师教二旅五团副团长、教四旅十一团团长等职。 1945年9月后,历任冀鲁豫第十一军分区苏北指挥部指挥长、冀鲁豫运西军分区副司令员、冀鲁豫第七军分区副司令员、冀鲁豫第三军分区司令员。他与地方干部密切合作,克服部队武器弹药缺乏、地方武装分散等各种困难,坚持斗争,保卫抗战胜利果实。他率部在郓菏公路都司集伏击歼灭敌汽车团,并参加指挥华山战役、临濮集阻击战。后参加淮海、渡江、京沪杭、进军大西南等战役,其间任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十七军五十一师副师长。 任贵州省独山军分区副司令员、代司令员,贵州省兵役局局长,贵州省民政厅副厅长、党组书记,贵州省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贵州省支前办公室主任,贵州省政协常委等职。参加了解放贵州,指挥黔南地区的剿匪、支前等工作,对贵州民政事业作出重要贡献。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同年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曾先后当选为贵州省第一、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省政协第三、四届委员、常委。1988年7月荣获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1年组织确定享受正军级待遇。长期艰苦的战争岁月,使他积劳成疾,五十年代初在贵州黔南指挥剿匪战斗的末期病倒,辗转贵阳、重庆等地治疗无效,最后在北京协和医院做了两次手术,取掉7根肋骨,出院后仍以病残之躯长期坚持工作。1964年组织安排他离职休养,由于发生北部湾事件,中央指示贵州组织进行援越(南)的支前工作,他又服从组织决定担负起贵州省支前办公室的主要领导工作,一直工作到1966年身体不能再坚持为止。他离休后,仍然关心党、国家和军队的建设,保持和发扬了老红军的光荣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