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厚,原青岛警备区政治委员,大校军衔,1919年2月出生,山西平定人,1938年4月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太行区平东游击队(后编入晋冀鲁豫太行二分区独立三十团),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期间,历任战士、班长、排长、连政治指导员、营政治教导员、团总支书记等职(李德生上将时任该团团长),先后参加了著名的百团大战、娘子关、榆次、阳泉战役、反扫荡等数百次大小战斗,浴血奋战,视死如归。解放战争时期,所在的三十团整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三纵队八旅,后又改为二野三兵团十一军三十二师,历任副团长、团副政治委员、团政治委员等职,先后参加了上党、平汉、定陶、鄄南、滑县、千里挺进大别山、陇海、鲁西南、淮海、渡江、挺进大西南、解放重庆、成都等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于1949年12月任四川省广安县新生政权的第一任县委书记。期间,紧紧抓住建立巩固政权、恢复经济、维护地方秩序、清剿国民党残余武装、土匪、镇压反革命、土地改革等中心工作,为广安县革命政权的巩固、生产的恢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朝鲜战争爆发后,重返部队,调任三十二师政治部主任,随十六军赴朝参战。停战回国后,先后到解放军重庆第七速成中学和解放军最高政治学院学习,成绩优秀。1959年奉军委调令进藏,历任西藏军区那曲军分区政治委员兼地委书记、陆军第十一师政治委员、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等职。参加了西藏平叛、民族改革和1962年的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1971年调入济南军区,历任陆军第二十六军副政治委员、青岛警备区政治委员(正军职)兼青岛市委常委、青岛警备区顾问等职。1983年离职休养。1998年4月病逝。 战争年代因多次负伤,定为二等甲级残废军人。荣获三级独立勋章、解放勋章、解放奖章、独立功勋荣誉章。 1955年9月被授予上校军衔,1962年晋升为大校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