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传恩,山东沂水人,不到20岁。3岁时父母去世,姑姑把他养到7岁,也去世了。17岁参军前没穿过棉衣,白天放牛把脚伸进刚捡的牛粪里,晚上和牛偎在一起取暖。 一米八的个子,瞅着高高壮壮的,一身伤病。1946年春四平保卫战,1连坚守,一发炮弹在身边爆炸,弹片和砂石在他身上留下70多处伤,那人像血葫芦似的。右眼炸瞎,右边牙齿全部打掉,右手无名指和小手指炸断,右脚只剩一个大姆指。至于小时落下的胃病、腰脚痛,那就根本不算病了。 像他这种伤情,出院后就直接分到后方部队,或是复员到地方工作了。据说,已经把他分配到一个兵站去了,他不干,自己跑回连队。赵兴元和几个干部都劝他,他的沂水老乡也劝他,他都不听。不管谁怎么说,这个残疾人就一句话:俺若觉得不行了,俺自己会主动要求离开部队的。 一次作战,他那只左脚小指头也冻掉了,他谁也不告诉。 四保临江,白天晚上行军,冰天雪地,上山下山,那人好好的都跟头把式的。吴传恩右脚只有一个大脚指头,抓不住地,又只有一只眼睛,那跟头摔的,整天鼻青脸肿的,左半边那牙又摔掉两颗,发炎流脓。这就样,那3门“瓦子炮”总是有一门在他肩上,背的炮弹也多,从不掉队。第四次临江保卫战后过道河,那河上面是化的水,底下是冰,水没脚脖子。他先把炮和炮弹送过去,又回来背伤员。 别看一天书没念,却聪明,又勤奋,那炮打得全营都没比的。别看叫个“瓦子炮”,那时的步兵连,小炮绝对算得上是个技术兵种。技术不行,军事没一套,那班长怎么当?组织能力也强,小炮班平时战时样样数得上,没人不服他、敬他。 吴传恩是在辽沈战役中攻打锦州外围据点配水池时牺牲的,当时是排长。赵兴元越过一道堑壕后,发现吴传恩倒在那儿,胸前都是血,一双眼睛还睁着。赵兴元喊了两声,不能耽搁,用手抹一把,将那眼睛阖上,那脸上都是汗水。 在赵兴元眼里,用那半口发炎流脓的牙囫囵吞枣地吃着高粱米饭、只有一只眼睛、只有5个脚指,在那冰天雪地的夜行军中,无论怎样摔得鼻青脸肿,从不掉队,更不用说背着伤员过河的吴传恩,就是保尔柯察金式的英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