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莱夫 原名刘嘉典,曾用名刘法五。1914年出生于莱芜西上庄(今属莱芜市莱城区)。1932年,在中共山东地方组织连遭两次重大破坏,斗争形势恶化的情况下,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当年受中共莱芜县委派遣考入省立乡村师范,承担寻找党的上级组织的任务。经过他积极工作,使莱芜和济南的党组织联为一体,得到恢复和发展。1936年2月,任中共莱芜县委书记和山东省委鲁南特派员,为发动抗日武装起义奔走于各地。1937年6月,考入济南辛庄营房乡农学校军事训练养成所(8月改为省政训处)学习。是年9月,被派往蓬莱县任政训员,做抗日民众动员工作。1938年初,任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第四支队司令部特务连政治指导员。是年5月,复任莱芜县委书记。1939年2月,调任泰山特委组织部长兼政治保卫局局长。8月,任泰山地委书记。1939年11月,任中共大鲁南区党委一地委(泰山地委)书记兼社会部部长.1942年5月,泰山地委书记由八路军第四旅政委汪洋兼任,刘莱夫改任副书记。1944年5月,任泰南地委书记。在莱芜县、泰山区抗日武装斗争错综复杂的环境下,他参与领导组建起各县地方抗日武装,积极开展敌后游击战争,成功地组织和指挥了多次反“扫荡”斗争。抗日战争胜利后,调任黑龙江省龙南地委书记兼独立旅政治委员、中共辽北五地委书记兼独立师政治委员、阜新矿务局局长,为开辟东北新区,建立巩固的东北革命根据地做了大量工作。1948年起,历任北京市总工会副主席、中共北京市委财贸部长、华北局组织部长等职。“文化大革命”中遭受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迫害,身心受到严重摧残。1974年1月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