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1921年,杨效周进入抗日根据地后,参加了新四军,被分配到连队任文化教员。1948年12月20日,杨效周在淮海战役前线终于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4月的渡江战役中,第二十四军《火线报》编辑人员在登上长江南岸时踩响地雷,牺牲了几位同志。杨效周因而调任《火线报》编辑。他在这个岗位上参加了皖南追击战、郎广围歼战和大别山剿匪,直到1952年4月调来南京,参与华东军区《人民前线》报复刊。此时,他已先后立功七次,其中有两次二等功。但他的候补期一再延迟,在我们相识共事时,他仍是一名候补党员。候《人民前线》报的另一位编辑杨效周 1958年他就去了北大荒。1998年初,中共南京市委对厉恩虞的历史问题作出复查结论,认定清毒运动是由中共南京地下组织领导、进步学生团体发动的爱国行动。于1998年12月15日作出决定,恢复杨效周同志的党籍。军区党委还指示报社,要派负责同志去北大荒,向杨效周当面宣布恢复党籍的决定,并代表军区和报社的同志致以慰问。杨效周同志经历曲折,道路坎坷,但他从无怨言,从不消沉,从战场到农场,无论何种处境,无论多大委屈,他始终斗志昂扬,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竭尽自己的力量。他无愧于共产党员和新四军老战士的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