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他就成了山东渤海军区教导旅二团的一名战士。 “作为一名通信兵,虽然我没有配枪,不用上前线打仗,但那时候的通讯工作非常重要,时刻都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不能让电话出现任何故障。” 战书和说到这里表情渐渐变得严肃起来,“有一次我架线差点回不来。” 架线之事发生在1948年11月25日凌晨。 当时,解放战争已进入战略反攻的关键时期,盘踞在陕西洛东、石羊一线的胡宗南残部七十六军,感到末日即将来临,但又不甘失败。七十六军军长李日基欲负隅顽抗,命部下在永丰镇一带构筑工事,准备垂死挣扎。 从1948年11月24日晚开始,敌军的冷炮就不时落在我军阵地前后,机枪声时断时续。 天快亮时,解放军二军六师十七团团长金仲藩给位于前沿阵地的二营打电话,询问二营战前的准备情况。一摇电话机没有声音,他急忙联系通讯连连长,问电话线出了什么问题,却没人应答。站在身后的战书和说,他们都去一营和三营架线了,现在连里就剩下自己和一名姓王的战士。 当时只有19岁的战书和,膀粗个高,团里人都喜欢称呼他“胖子”。 金仲藩看了他们一眼,意识到电话线又被炸断了,便命令战书和与另一名战士趁着天没亮,立即上去把电话线架好。于是,战书和背着两卷电话线,向着二营方向奔去。 等他俩把电话线接通后,天色已经大亮了。 为了尽快返回团部,他俩跃出战壕,向大沟冲去。刚冲出不到20步,就被敌人发现,接着就是一阵炮弹和机枪子弹,飞机也来轰炸。他们匍匐在地上,根本没法移动。趁着敌人机枪换弹匣的时间,他俩又爬回战壕。战壕很窄,战士们已进入战斗位置,他们只好从战士们身上爬过去,从战壕里移动到大沟边,迅速钻进沟里。这时,敌人的飞机在天空盘旋,看到移动目标就扔炸弹。后来,以大沟作掩护,他们顺利地回到了团部。战书和因此荣立了二等功。 “七月里来呀好风光,教导旅二团练兵忙……”说起往事,老人情绪高涨起来,给我们唱起了练兵时候的歌曲。 从1950年春,十七团挺进新疆,驻扎在开都河畔,战书和开始了屯垦戍边生涯。期间,战书和当过工人,担任过加工厂副厂长。人们都亲切地称他为“永不褪色的兵团老兵”。山东渤海军区教导旅是二师的前身部队,于1947年2月25日在山东省阳信县创建,1948年改编为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第六旅。解放战争中,教导旅在彭德怀、王震将军的指挥下,横刀跃马,转战西北,解放了16座城市,歼敌2.78万人,为大西北的解放和新中国的成立建立了不朽功勋。新中国成立后,这支部队在新疆焉耆、库尔勒等地一边屯垦一边剿匪,番号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二军第六师。几十年来,该部队一直战斗在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的第一线。 这支英雄的部队从祖国最东端打到最西端——他们披荆斩棘,为了新中国的成立血染沙场;他们坚忍不拔,为了新疆的解放鞠躬尽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