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我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还有孟良崮战役。”兰陵县金岭镇中东柞村86岁的建国前老党员赵提光回忆起当年的情况依然历历在目,“那时候喊口号,打鬼子,整整十年没有回家,家里人都以为我死了。” “我们就是配合村民委员会工作,协助他们检查路条,一起喊口号。”1944年抗日战争时期,赵提光参加了儿童团,并成为了儿童团团长,少年时期的他就已经成为了一名先进人物。 1946年,赵提光毅然决定参军,保家卫国,“当时是进了20军60师当了一个步兵,我们的军长是陈毅元帅,第一站就参军了江苏新安镇的战役。”赵提光回忆说,“转眼就到了1947年的莱芜战役,那时候我们以临沂一座空城,换取歼来国民党军1个‘绥靖’区指挥部、2个军部、7个师共5.6万余人的重大胜利。”而这场战役俘敌数量之多、歼敌速度之快,都创造了解放战争开始以来的最高纪录。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淮海战役时,冬天我们行军在江苏宿县寻找宿营地的时候和国民党保安队发生了面对面的冲突,从早上天不亮一直到中午,整整打了一个上午。”赵提光回忆,当时国民党保安队抓了宿县当地30个地方干部,保安队的把那些地方干部用绳子穿成串,用铁皮拧着手,一晚上就杀害了7个。 到中午的时候,解放军全连包围了保安队的40多人,并将剩下的23个地方干部全都解救。“本着优待俘虏的政策,我们指导员就告诉保安队人愿意走就走,不愿意走就留下和我们干,因为大多数俘虏也都是被抓的壮丁,所以大部分也都选择留下来。”赵提光说。 “那时候我们打仗都是轻伤不下火线,包包就接着打仗。”赵提光回忆说:“淮海战役,敌人占领了60多个庄子,吃饭都是问题,我们整整在战壕里待了4个月,元旦、春节都是在战壕里过的。” 当时,国民党军占领的庄子数量越来越少,他们用飞机也空投不进食物去,连坐骑的马都杀了吃,胶鞋也都当草料烧用来煮东西,庄子的活物几乎都被他们吃光了。 提起当时采取的战略口号,赵提光依然记忆犹新,“下决心,打五军,先扒皮,后抽筋,分段吃,到末了,一口吞。” “当时国民党在后面追,只能渡河,大冬天里,光寒冰就有一指多厚,水在膝盖以上,我们一边砸冰一边行进,脱了棉裤的冰碴把腿扎破了,不脱棉裤的上来后得用身体捂干还得毅然前行。”谈起1948年过茅河,赵提光说:“那时候我们吃野菜,吃地瓜干,别说吃饱了,有时好几天才能吃上一顿饭。” 1949年,赵提光又参加了渡江战役,此役共歼国民党军43万多人,解放了南京、杭州、上海、武汉等大城市。这一胜利,为进军华南、西南创造了有利条件,加速了全国的解放。 赵提光说:“那时候白天不能行军,只能在晚上行军,一夜要走60公里左右,急行军一小时就要求走6公里,当时蔬菜什么的都是稀缺品,一般都吃不上。” 随后,赵提光又继续跟随部队参加大大小小的战役,直到1956年,赵提光才回到了阔别十年的家乡。“十年没有回家,当时家里人都以为我死了,村里人也都说恐怕是凶多吉少了,当时想的就是等解放了在回家也不迟。”在家待了一个月后,赵提光又回到了学校上了几年学,直到1958年转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