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翼(1915――1947) :高密第一个为党和人民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女烈士 牛玉华(年龄不详):高密第一个在抗日烽火中成长起来的女记者、女作家 张敏(年龄不详):高密第一个走出国门对外援助的女医疗专家 张敏,山东省海阳人,1928年出生。1945年,年仅17岁的张敏与本村同学一起投奔胶东解放区参军入伍,参加战地救护队,任军医助理。解放战争期间,她先是随军转战山东各地,大军南下时,她又随军转战大江南北。先后参加了胶高战役、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渡江战役等,由于在战场上表现勇敢和工作出色,多次受到领导和上级部门的嘉奖。 建国后,张敏于1956年转业到高密人民医院,任妇产科医师。1971年,以其工作态度热情和医术精湛被上级挑选为中国援助坦桑尼亚医疗队队员。当时,张敏已年过40岁,家中尚有几个未成年的孩子需要照顾,但她接到上级的指示,毫不犹豫地表示服从组织安排,愉快地接受了援外任务。 1971年5月到达坦桑尼亚后,张敏同另外四个同志一起组成一个医疗小组,被分配到摩洛哥洛省立医院。小组5个人每人负责一个专业科室,张敏主管妇产科。 当时的坦桑尼亚医疗技术和条件十分落后,特别是妇产科的医疗条件更是简陋,绝大多数患者根本不具备卫生观念。张敏到任后,一面接诊患者,一面帮助当地医疗人员培养卫生意识和提高医疗水平。每天除为患者诊疗外,还要为40余名临床学徒进行教学和培训,工作起来经常夜以继日。 当时,在坦桑尼亚还有美国、埃及、印度等一些国家的援助医疗队。刚到时,这些外国的援坦医疗队对中国医疗队的医疗技术抱有怀疑和偏见,当地不少群众对中国医疗队也抱有观望态度。刚到没几天,一位印度同行就给她介绍来一个病号,患者是一位妊娠不久的妇女,且有一个大型子宫肌瘤,还严重贫血,这的确给张敏出了一道难题:做手术吧,难度挺大,特别由于乍来初到,各项手术条件较差;拒收吧,将引起当地群众对中国医疗队医术的怀疑,给中国医疗队丢脸,不利于下步工作的开展。张敏与医疗小组其他同志反复商量研究,决定接收这个患者,并在医疗小组其他同志的协助下,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设计了精密的医疗手术程序,制定了详细的医疗方案。很快,张敏经过一个小时的紧张手术,凭着她精湛的医术,终于将患者20余斤重的一个巨大子宫肌瘤切除了下来,患者很快痊愈出院。这件事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当地医院的官员、外国的同行也投来敬佩的目光。由于张敏工作态度热情,医术高超,受到当地群众的爱戴,当地群众亲切地称呼她为“妈妈张”。 在坦桑尼亚工作期间,张敏和医疗队的同志们除在医院为患者诊疗外,每周还要下乡两三次,到边远山区和乡村进行巡回医疗、卫生教育宣传,同时免费发放药品。张敏所在的摩洛哥洛省是个山区,交通十分不便。每次巡回医疗她和同志们都要自带水壶、行李和干粮,翻山越岭,到偏僻的山村为群众进行义务诊疗,尽管又苦又累,疲备不堪,但每当看到当地的医疗条件不断改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时,心里就充满了喜悦和成就感。 张敏在坦桑尼亚奋战了800多个日夜,同当地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当地群众听到张敏和医疗队的同志们要回国后,纷纷翻山越岭带着礼物来给她送行。她以自己的工作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为中非友谊贡献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