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冠英同志简介:

沈冠英(1906 -1975) 艺名仲宝。河南省濮阳县小海通村人。背锣锅。幼习琴书,后唱河南坠子。1937年七七事变后编演新曲目,深入敌后宣传。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八路军濮阳办事处鸭绿江剧社副队长,后在冀鲁豫行署新民主、战友、大众 等剧社工作。继任冀鲁豫民间艺术联合会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平原省曲艺队队长、河南省曲艺工作委员会主任。编演衄目主要有《一包毒药》、《关内逃难》、《理发记》、《准备反攻》等。是中国曲艺研究会理事。病逝郑州。 沈冠英 沈冠英(1906-1975)河南濮阳县海通集人。由于家境贫苦,曾以讨饭糊口。后来拜一个叫做“砖头”的艺人为师,先学洋琴,后唱坠子,“成本大套”的东西他学得很多,“书帽小段”更是张口就来,在当地颇有名气。 沈冠英较早接受党的教育。1937年就在山西做过抗日宣传和情报工作。1938年初,参加八路军濮阳办事处的鸭绿江剧社,担任教员,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因当时剧社领导人突然离队而去,他就成为这个面临溃散的文艺团体的领导核心,后被任命为副社长。在极端困难的年月里,由于他平易近人,能与群众共甘苦的品德和作风,团结并巩固了这支文艺队伍,经受了•90• 日伪军几次残酷“扫荡”,完成了党组织交给的繁重的演出和宣传任务。 1941年鸭绿江剧社和边区行署领导的新民主剧社合并,他任副社长兼教员。1942年精兵简政后,他调到冀鲁豫军区领导的战友剧社,过了两年部队的文艺生活。1944年重建大众剧社,他被调到“新大众”,仍任副社长兼教员,着重致力于创作和演唱。 沈冠英有很高的演唱才能,他手拉坠琴,脚蹬梆子,右手还配合唱词比比画画,加上他生动幽默的表演,连珠炮似的演唱,高潮叠起,喝彩声阵阵,唱到热闹处时观众的掌声不断。他的坠琴也如他的性格,拉得清脆奇特而滑稽,一个起板就能引起一场轰动。他一上场,不唱三两个段子观众是不让他下台的。在边区,到处都知道有个“好唱家”叫“沈罗锅”。 他还有很高的创作才能。除在特定场合以外,他唱的都是自己创作的新词。他有边唱边编的本事,演唱中,常根据现场情况即兴编唱,收到很好的演出效果。他的许多作品曾在边区的《平原文艺》、《新地>等文艺刊物上发表。其中《大战杨湖》,曾获得晋冀鲁豫教育厅文艺作品一等奖。 在艰苦的战斗岁月中,他虽身有残疾,但仍坚韧不拔地随部队南征北战,风餐露宿,与那些年轻人同甘苦、共患难,以自己的幽默风趣、乐观忘我的精神,鼓舞着大家,表现了他坚强的革命意志和崇高的品德。 他还致力于对青年人的培养。新民主和大众剧社几个唱坠子的演员,大都先后得到过他的教益。抗日战争胜利后,他积极开展对民间艺术的改革和对民间艺人的改造工作。举办艺人集训班,改编旧书,编演新书,做编演新书的示范,对革命宣传和活跃农村文化生活起了很大的作用。他先后任边区文联理事、民间艺术研究会副主任、民间艺术联合会副主任。 1949年8月以后,他曾任平原省和河南省曲艺队长、河南省曲艺工作委员会主任、河南省群众艺术馆副馆长等职。他的事迹作为单独条目被收录进《中国戏.曲曲艺词典》。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Chief

我是沈冠英的晚辈

入驻晚辈
  • Chief
    Chief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