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致祥(1917.11—2004.7),陕西省高陵县姬家乡湾雷村人,初中文化。193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9月到延安抗大学习,先后参加了鲁南反扫荡、鲁山区战役、鲁中战役、四保临江战役、冬季战役、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等战役战斗。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1960年12月晋升大校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二级红星功勋章等荣誉称号。 雷致祥14岁在草市小学读四年级,16岁考入高陵县东街王子休所办的泾野学园,1935年,考入西安西大街乐育中学,在校时,他一边学习,一边参加革命。曾组织学生游行示威,反对内战,团结抗日,参加了几年鲁迅逝世集会、 “九·一八”、“一·二九”及“双十二”等学生革命运动。193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4月,组建了乐育中学支部,并担任支部书记。 抗日战争时期,他担任延安抗大八队八班班长,115师保卫部干事、股长、教导大队(鲁南山区)特派员、师直特派员、通讯大队政治协理员、后勤部组织干事,鲁中军区保卫科一股股长、鲁山军区二团保卫股股长兼专属公安局副局长(局长夏新生)等职。在115师参加过三次战斗,都在汾离公路一带,三战三捷。参加了鲁南反扫荡战斗,他带领游击小分队日夜与敌人周旋,捉汉奸、搅乱敌人、收集情报。在藤县筹粮时期,曾潜入敌营区达半月之久,圆满完成了任务。在抗击日寇的战斗中,他坚决执行命令,作战勇敢果断,轻伤不下火线,每次战斗他都亲自到敌前沿阵地勘察地形、了解敌情。在完成艰苦作战任务的同时,积极做好战时政治工作,鼓舞战士们的斗志,号召和带领同志们奋勇杀敌,立下了赫赫战功。 解放战争时期,他担任东北三纵第七师保卫科长、二十一团政治部主任和副政委,东北第八师二十四团政治委员等职。参加了四保临江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1950年4月16日,率部渡过琼州海峡,躲过敌机、敌舰的袭击,摇橹前进,于17日在海南临高等处登陆,将“国军”穷追猛打,为解放海南岛作出了贡献。1950年10月奔赴抗美援朝战场,参加了云山战役,取得了第一战役的胜利。在激战中他光荣负伤,被定为六级伤残军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担任中南军区通讯处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广州军区政治部直属政治部副主任,海南军区132师政委、128师政委,广州军区军事法院院长。后被迫下放劳动锻炼。1978年彻底平反后,被分配到广州军区桂林陆军学校任顾问等职。在法律战线上为军法建设,在教育战线上为学校的思想政治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983年4月离休,住进广州市省军区沙河干休所。2004年7月17日因病在广州逝世,享年8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