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滨同志简介:

王滨(1912 -1960),原名王绍杰,又名王斌、王彬,山东昌邑夏店村人。一生从事电影事业,是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创办人之一,曾任中华全国电影艺术工作者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全国电影联谊会理事。 1912年1月24日王滨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在老家读完初中后,16岁到烟台,进入由教会创办的正华英文专科学校读书。1929年烟台地下党组织创刊《胶东日报》,为团结进步青年,成立了“野火社”,并在《胶东日报》开辟了《野火》副刊,刊登进步文艺作品,由益文商专学生陈恒荣任编辑。此时王滨结识了地下党员许瑞云,许瑞云把王滨介绍给陈恒荣,于是王滨成为《野火》副刊的积极撰稿者。1930年,王滨的父亲希望18岁的王滨至上海报考海关,而他却志在文艺,经过努力终于选择去北京,并考上了上海联华电影公司北平联华第五分厂的电影人材养成所。毕业后,王滨参加后摄了第五分厂摄制的唯一的一部故事片《故宫新怨》,由侯曜导演,王滨、刘 丽影合演。1932年,王滨由北平去上海联华公司一厂,作了一段时间的场记、剧务工作。1933年,因病失业。在此期间,他结识了人民音乐家聂耳,他非常喜爱聂耳的音乐作品,尤其是抗日救亡歌曲,并向聂耳求教,学习了不少音乐知识。在失业失意的岁月里,王滨仍然奋发学习,读了不少的世界文学名著。1934年,经夏衍推荐,王滨被上海天一电影公司聘为编剧导演。王滨充分发挥了他的才智,先后写了三个剧本,一是《母亲》,由文逸民导演;一是《重归》,高梨痕导演;另外一部最有成绩的是《海葬》,这是一部描写渔民与高利贷、大自然作斗争的影片,由王滨亲自导演i《海葬》拍成后,遭到了国民党政府电影检查机关的刁难和删剪,却赢得了当时斗争在上海的“左联”电影工作组的称扬。 1936年,王滨在失业的困境中又写了一部以东北一少数民族抗日斗争为题材的电影剧本,命名为《红雪》,为新华电影公司采用,但因政府检查机关以有赤色嫌疑,不予通过,而未拍成。此后不久,王滨即加入了“左联”。 1937年,王滨赴山西太原西北电影公司任编剧、导演。因不满于当局统治,不久即不辞而别,经烟台返转上海。 王滨执导《海葬》时,曾带领摄制组至石岛拍摄外景,返沪时约友人烟台青年会话剧团成员梁晨一并来到上海。梁晨至 上海后,进入天一电影公司工作一年之久,大开了眼界。他返回烟台后,在青年会话剧团导演了曹禺的话剧《雷雨》。《雷雨》能在烟台演出,并开创了烟台话剧界男女演员同台演出的先例,这也借助了王滨的力量。 1937年“七七”事变后,烟台话剧组织有河山话剧社和青年话剧团,多次公演了抗日剧目。时入深秋,两个话剧团正筹划合演《保卫芦沟桥》,适逢王滨返鲁,被邀作导演,他慷慨应允,并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工作。公演得到圆满成功,提高了群众的抗日信心。1938年春,王滨来到武汉,经八路军武汉办事处罗炳辉师长介绍,王滨与友人方敏经过长途跋涉,于1938年的五一来到革命圣地延安。 到达延安后,王滨先后在陕北公学和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同年十月,王滨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9年初,他被派往延安总政治部宣传大队任副队长兼指导员。同年7月,调鲁迅艺术学院指导科,不久,又到实验剧团任副团长、导演和戏剧系教员。同年冬,导演了曹禺的四幕话剧《日出>。这是延安舞台上首次公演国统区名作家的剧作,开阔了延安观众的艺术视野,得到了领导和观众的称誉。《日出》是由毛主席建议,支持上演 的,他还主张集中一些好演员来演,并成立了一个临时党支部,以保证把戏演好。王滨是首次导演如此大型名剧,他全神钻研,一丝不苟,对每个情节的艺术处理都刻意求新求精,常在苦思中废寝忘食,他的这种工作作风,一直贯穿在他以后的工作中。 1940年5月,为纪念鲁艺成立两周年,王滨又导演了剧作家王震的多幕话剧《佃户>。1941年冬,与水华合导了苏联作家包歌廷的革命历史剧《带枪的人》,在中国舞台上首次表现了革命导师列宁和斯大林的形象。1942年5月,王滨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聆听了毛主席的讲话,并参加了座谈。他认为这是他一生中受到的最生动而又深刻的文艺思想教育,只有自觉的贯彻实行它,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党的文艺工作者。1942年6月,为纪念抗日战争五周年,他又导演了作家荒煤反映敌后斗争的独幕话剧《我们的指挥部》。1944年10月,鲁艺戏音系委员会指定他具体负责组织和参加了大型歌剧《白毛女》的编剧和集体创作,1945年6月为党的“七大”献演时获得巨大成功,在延安演出三十多场,引起强烈反响,受到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赞扬,并邀王滨至家中共进午餐。同年冬,王滨又同沙蒙执导了苏联作家考涅楚克反映苏德战争期间前线干部思想问题的多幕剧《前线》。这是为配合干 部的学习任务而组织的一次演出,中央党校一部指定戏剧家李伯钊和王滨共同主持该剧演出,由王滨负责导演团的工作。在上述导演工作中,王滨显露出了他杰出的艺术才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45年9月,王滨被派出山东解放区,1946年1月任胶东军区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长,辅导胶东剧团排演了历史剧《闯王进京》。当时友人烟台市市长姚仲明(编写过话剧《记忆犹新》和<同志你走错了路》)、曾建议王滨弃文从政j留在烟台工作,而王滨的志愿是要献身子中国电影事业。 1947年,新中国第一个电影制片厂——东北电影制片厂成立,王滨被调至东影任导演。东影的电影艺术家大多数来自延安,他们对党的文艺方针有较深的理解,十分重视深入生活。王滨在土改期间曾背起背包深入至东北农村进行采访;在解放战争期间,他深入到前沿阵地,腿上留着伤疤。他同其他老同志莫不如此,所以东影一开始就坚定不移地贯彻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反映工农兵的战斗生活。 东影编剧于敏(山东潍县人)与王滨幼年同学,两人少共忧患,后来一同到延安。1948年春,于敏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哈尔滨机车车辆厂,广泛接触工人,和工人一起生活了三个月 后,写出了《桥>。《桥》的产生,反映了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在当时东影设备简陋的情况下,王滨满怀信心的挑起了导演《桥》的重担。他带领摄制组到哈尔滨三十六棚铁路工厂深入生活,并在那里拍摄外景,后来又随厂到长春(长春于1948年10月解放),拍摄外景,历时六个月,于1949年4月26日完成拍摄任务。<桥》是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影片搬上银幕后,著名电影评论家陈荒煤、袁文殊等相继发表文章高度评价此片的成就。王滨在本片中表现出来的朴素、健康、明快的风格,为长春电影制片厂后来的影片风格的形成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他也因之被誉为“中国电影界四位先驱者之一’’。 继《桥》之后,1950年王滨和水华等共同编导了《白毛女》,1955年又和汤晓丹会导了《怒海轻骑》,1958年导演了最后一部作品《画中人》。他在这部神话故事片中,进一步探索了电影的民族化风格。此时他的病体日趋沉重,而他在《画中人》的摄制尚未结束时,又开始为另一部表现煤矿工人生活的新片《黑宝石》(取材于穆可夫的名剧《双婚记》),后由剧作家胡苏、导演吴天成,名<换了人间》的改编、导演进行了筹划,在饮食不能咽,滴水不能进的情况下,他仍一心扑在工作上,由于病情恶化,方被送至北京治疗,发现他得的是食道癌。在这个 过程中,亲友们都保守秘密,没有向他透露真情。他曾想从儿子口中讯问他的病况,儿子说:“你患的是食道神经痉挛。他的目光一下明亮起来,从枕下抽出马可编的《冼星海画传》提纲,说道:我和你马可叔叔要继续合作(马可是《画中人》的作曲),把《星海传》拍成电影。我的病一好,马上开始筹备。”直到他生命的最后时刻,这位伟大的艺术家也没有放弃对电影艺术的追求。 于敏在纪念王滨的悼文里这样说:“王滨,我的同志,我的朋友,我的兄长,党培养了你,你是一个党性鲜明的艺术家。你拿到一个剧本,总是首先注意它的思想内容,使它更好地发挥教育效果,你深深知道,没有思想光辉的艺术,只是技巧的把戏,你是敢于大胆尝试,敢于创造新风格的艺术家,你也是一个热爱生活,善于联系群众的艺术家。’’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Chief

我是王滨的晚辈

入驻晚辈
  • Chief
    Chief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