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道生,1936年11月出生于山东省博兴县阎坊镇马家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48年在本村小学读书,1953年考入高青中学,1956年9月考入济南水利学校,1958年6月至1959年7月在泰安专区支援水利建设,8月考入山东水利学院。学生时代,他努力学习,积极上进,长期担任学生干部。1960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2年8月,他毕业于山东水利学院农田水利工程系,10月分配到济宁地区水利建设指挥部农田水利工程科工作。1963年初,地委、行署决定治理滨湖涝洼,改种水稻,成立了地区稻改办公室,他在办公室负责稻改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水稻灌溉等工作。为搞好规划和设计,实现地委提出的第一年试验、第二年示范、第三年推开、第四年大发展的目标,他和稻改办的其他同志一起,徒步对涝洼地进行实地勘查,摸清涝洼地的分布、水源、土质、现有工程等情况,拟定出科学的实施规划。当年,在沿湖地区进行了典型试验,总实验面积4900余亩。为了实验的成功,他放弃节假日,长年工作在实验点上,在整修水利工程、整地泡田、育苗、插秧、灌水、除草、防治病虫等每个环节,都亲手指导农民操作。遇到不明白的问题,他查找资料、找有关人员座谈,或去外地请教,为水稻丰收提供了技术保障。本年,水稻获得丰收,平均单产400斤。1964年,在取得初步经验的基础上,全区水稻种植面积扩大到12万多亩。技术指导任务加重了,他和其他技术人员从育苗到收获的全过程都工作在稻田里。为了摸清水稻的生长规律和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过程,他有时彻夜不眠,在稻田里观察,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及时地、有针对性地指导生产。在阴雨连绵、涝灾严重的1964年,同一范围内种植的早作物基本绝产,而全区水稻种植示范区取得了平均单产383斤的好收成。滨湖地区两年试种水稻成功,使滨湖群众尝到了甜头,看到了希望,也进一步坚定了地委、专署领导人在滨湖地区实行稻改的决心。为此,地委、行署在唐口设立了稻改指挥部,于1964年11月,掀起了稻改高潮。为使技术指导跟上整个工作的需要,根据地委要求,1964年10月举办了有120名基层干部和农民参加的为期1个月的学习班,他为学习班编写了十几万字的农田水利工程讲义,并亲自讲课。学习班结束后,他被派到地区稻改指挥部工程组任技术负责人并兼任水建指挥部设计室滨湖组组长。他与同志们一道完成了滨潮排灌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等工作。他负责唐口公社范李庄排灌站的设计、施工、安装、试车、验收、交付使用的全部业务工作,该排灌站成为滨湖地区1964年冬至1965年春最早完成的一处工程。稻改指挥部及时总结了这一工程的施工经验,印发全区,指导稻改施工工程,从而保证了全区90万亩水稻的适时种植,取得了平均单产325斤的好收成。他还和设计室的同志一起制定了1966年滨湖排灌工程规划,做了部分排灌站的设计,审批了全区排灌工程设计,完成了机电两种类型四种结构型式的定型设计。到1966年底,全区水稻种植面积扩大到115万亩,并取得了平均亩产301斤的大丰收,使整个滨湖地区由荒湖涝洼之地变成了鱼米之乡。他在参加稻改的4年间,3次被评为地区水建指挥部先进工作者、五好职工,2次被评为地直机关五好干部。 “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坚守工作岗位,搞规划、设计,抓农田水利建设和抗旱防汛。1967年冬,参加了开挖东鱼河骨干河道的施工和该河北支流测量工作。在严寒的冬季,顶风冒雪,吃住在野外,一千就是几个月,解决了一个个技术难题,圆满完成了所承担的各项任务。1968年冬参加了东鱼河北支流测量工作。1970年冬至1973年冬,两次到山区和滨湖区蹲点搞小流域治理和指导农田基本建设。1974年10月,他担任地区水利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1974年至1975年,两次被评为全区水利系统五好职工,一次被评为地直机关先进工作者。 1976年秋,地委组织北三湖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会战。1977年冬,他到会战区嘉祥县蹲点,搞调查研究,指导农田基本建设。1978年秋,第三期会战全面展开,组织上确定他为会战区技术负责人。他组织会战区的3个县,根据各自的自然特点,修订了会战区工程规划,全面提高了工程标准。经过会战,会战区实现了大地方田化,生产条件有了明显改善,粮食耕亩单产比会战前增长17%。他两次被评为地区水利局先进个人和先进工作者,并被评为地直机关先进工作者。1978年7月被地委任命为工程师。1979年12月,任地区水利局农田科副科长。 1980年11月,任济宁地区水利局副局长、党组成员,分管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抗旱防汛和机关文秘工作。1981年秋至1982年春,在农办领导下,圆满完成泗水、邹县交界的5个山区乡镇小流域治理和大口井建设。1983年9月,任济宁地区水利局局长、党委书记,负责水利局的全面工作。10月,中共济宁市委提名他担任济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1984年1月,在济宁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他当选为济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并任市政府党组成员,他分管工业、交通、计划、城乡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他分管的各项工作都有新的起色。在工业方面,围绕增强企业活力这个中心,扩大企业自主权,在企业内部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多种形式的责任制,解决分配制度上的“大锅饭”问题,结合开展技术改造,全市工业生产稳定发展,工业总产值年递增17.8%。在交通方面,通过多方努力,筹措资金1.52亿元,新修和改建公路524公里,相当于前15年投资的总和。在城市建设方面,狠抓了市区和各县市城建总体规划的修订工作,编制了市域城镇体系发展规划,4年多时间筹措城建资金1.19亿元,相当于前4年的4.3倍,建成了煤焦炉,铺设煤气管道74公里,使1.7万户城市居民用上了管道煤气;新建拓宽市区道路25公里,建立交桥5座,治理河道9700米,铺设下水道70公里,自来水日供水能力增加2.5万吨,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0%,旧城连片改造的小区及开发的新区达9处。在计划工作方面,组织编制了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带领计委口物资系统的有关同志主动同上级主管部门和有关企业协调,与全国上百家大企业建立了联系,使全市物资系统的经营额由2亿多元猛增到12亿元,收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1988年1月,在济宁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他继续当选为济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并任市政府党组成员,1989年10月任市政府党组副书记,分管农业和农村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他认真贯彻党的农村政策,针对全市农村实际,狠抓了稳定完善农村承包经营制度,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建设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大搞科技兴农、组织综合开发,制定和实施农村奔小康方案,组织扶贫开发等工作,使全市的农业、农村工作有了新的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年递增10.9%。1989年10月,省委、省政府决定梁济运河退堤挖河筑堤,引黄(河)补南(四湖),并列为省重点工程项目,济宁市委、市政府迅速研究部署。他作为施工指挥部指挥,具体组织实施,至1991年8月,3期工程先后竣工。1991年7月,泗河流域连降暴雨成灾,他带病奔赴抗洪一线,分析各方面情况,提出加强洪水调度,严防死守,水涨堤高,确保安全的建议。市委、市政府采纳了他的建议。他和其他市领导一起现场组织指挥,取得了抗洪抢险的胜利。此后,又先后参与组织领导1993年8月、1995年8月的抗洪抢险工作。先后荣获全省扶贫开发先进工作者、全省支持办校先进个人称号。因护林防火成绩显著,受到国家林业部、人事部嘉奖。由于抓农村外向型经济成绩突出,被中国农村外向型经济研究会聘为理事并获得特别奖。 1993年3月,在济宁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他当选为济宁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并任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1997年5月任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分管农业方面工作。在所分管的农业工作方面,提请和建议市人大常委会和主任会议审议农业方面议题15个,听取和审议了20多项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情况的汇报,带领农工委的同志深入到县、乡、村、户进行了23次调查和视察活动,与其他同志一起撰写了12篇调查报告,推动了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发展。 他是中共济宁市第六、七、八次代表大会代表,第六、七届市委委员;济宁市第十、十一、十二、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98年7月退休。退休后,被济宁市农村工作领导小组聘为顾问,济宁市纪委、监察局聘为特邀纪检员、监察员,济宁市水利局聘为水事顾问,继续为济宁市的两个文明建设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