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山,1908年12月出生于江西省赣县南塘区田村一个雇农家庭。父母早逝,幼小的他就上山打柴,稍大给人放牛、放马、打铁,从未进过学校门。14岁开始给人当长工、挑担子,生活十分困苦。1927年毛(泽东)委员上井岗山,创建井岗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红军到赣南活动,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他和穷苦农民一齐起来闹翻身。 1929年9月,他秘密加入农民游击队,参加赣南暴动。1930年1月,赣南游击队编人三十五军,他在三O八团先后任战士、副班长、班长。在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中配合主力作战;1931年,在第二次反“围剿”中参加富田战斗;在第三次反“围剿”中参加莲塘、良村、老营盘、高兴圩等战斗。1932年初,部队编人红四军十师,先后任副班长、班长。打赣州时,他与五六个敌人相遇,他拼刺刀刺倒4人,自己也受伤。随毛(泽东)委员东征打龙岩、天宝山,攻占漳州。6月,加人中国共产党。1933年,在第四次反“围剿”中参加黄陂、草台岗等战斗,战后部队整编,他带一个班编入红一军团二师五团三营九连,先后任班长、排长。在第五次反“围剿”中,他奉命率1个排在兴国坚守3个碉堡,与敌人战斗一个半月,全排人人受伤,被评为模范排。1934年10月,随中央红军长征,部队为左路前卫,连续突破敌人三道封锁线。11月,红二师为先头部队过湘江,与敌展开浴血奋战。1935年1月,向遵义进军,他率尖刀排打土城负重伤,组织要他就地养伤,仍坚持带伤行军。5月,伤愈进入西康,参加强渡大渡河和抢占泸定桥战斗。过雪山草地时,粮食吃光了,野菜有时也吃不上。衣服破不遮体,他就用一块破羊皮围在身上,没有鞋就用破衣服包着脚行军。9月,突破天险腊子口,他参加党员组成的突击队,从后山悬崖攀登歼灭守敌。部队到达哈达铺后进行整编,五团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一纵队五大队。10月,红军到达陕北,长征结束,恢复红一军团二师五团。1936年7月,他到刚组建的陕甘宁独立师一团任一连连长。1937年初,调任团参谋长,他认为自己文化低,经要求仍回一连任连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所在部队编人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开赴抗日前线。参加平型关战役后被派往阜平、曲阳一带扩军,兼任地方动委会主任。在一个煤矿动员150多名工人参军。他率这支赤手空拳的队伍,偷袭敌人碉堡,缴获一批枪弹把自己武装起来。1937年底,晋察冀第三军分区(兼四支队)成立,这支队伍被编为军分区警卫营,他被任命为军分区十二大队一营(中队)营长。在粉碎日军八路围攻中,他率部在高门屯、豆家庄打阻击。1938年初,参加袭击平汉线战斗。入秋,日伪军进攻五台地区,三军分区在曲阳、唐县一带打阻击,后以营、大队为单位分散打游击。一次,他率一营与日军大刀队遭遇,战斗中,他奋力甩开抱住他的两个日军并将其劈死,全营与日军拼刺刀都拼红了眼。在一次战斗中,军分区被围,他率1个连从侧后反包抄,与鬼子拼上刺刀,身负重伤,忍着小肠子向外流的巨痛,杀死1个日军,从此人们送他一个外号——刘大胆。他在五台养伤,幸亏白求恩大夫用羊肠子为他接上小肠。1939年春,伤愈后到军分区十大队任营长。不久大队与二团合并,他任二团二营营长,参加灵山镇、曲阳等战斗。8月,人抗大二分校学习两个月,回军分区任一支队副支队长,参加黄土岭击毙日军旅团长阿部规秀的战斗。1940年6月,任游击三支队副支队-长,率部参加百团大战。1941年,奉命率支队进入冀中地区参加五一反“扫荡”,在受伤并与上级失掉联系的情况下,率部坚持战斗,受到上级表彰,所在大队被评为模范大队。1942年冬,入延安中央党校五部参加整风学习,文化、理论水平都有很大提高。1945年6月,中央党校抽一批干部随三五九旅组成的南下支队第二梯队南下,他随队到河南。日军投降后,二梯队奉命由南下转为北上,9月至沈阳加入东北人民自卫军。10月,被派往辽阳扩军,20余天组建1个团带到鞍山,编为辽南第一军分区一团,他任团长并率团剿匪。 1946年1月,部队改为东北民主联军。不久,辽南一、二军分区合并,一团与特务团合为警卫团,他任团长,整训部队,反击国民党军进攻,协同主力打海城。后调安东军区。6月j调辽南军分区任副司令员、党委常委、地委委员,率军分区、县大队坚持敌后游击战。入冬,部队编人四纵队。1947年春,他奉命率1个连到敌后打游击,队伍逐渐扩大,配合主力进行夏季攻势,打辽阳、鞍山。1948年7月,辽南军分区改为辽宁军区第一军分区,他任副司令员,率部参加辽沈战役,配合主力解放沈阳、营口。1949年1月,军分区撤销,他率司政供卫机关及警卫营编入东北军区警卫师。5月,调任新建一六八师副师长、党委常委。1950年,抗美援朝开始,部队改编为空军第七师,参加修机场,受到安东省表彰。1951年3月任平原省菏泽军分区副司令员、党委常委,分管治安、剿匪工作。1952年9月,任湖西军分区司令员、党委委员、地委委员。1953年7月,湖西、滕县两军分区合并组建济宁军分区,他任司令员、军分区党委委员、济宁地委委员。 济宁军分区初建时驻在破庙里,他和机关干部战士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并带领大家积极参加市政建设,清垃圾、整街道、修河道。他虽身经百战,6次负伤,年近半百,仍和大家一样参加劳动。1954年,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草案)开展义务兵征集工作,他作为主管领导干部,领导全区圆满完成义务兵征集任务。1955年3月,入南京军区苏州干部文化学校学习。同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57年,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二级解放勋章。1965年5月,离职休养。1988年7月,荣获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正军职待遇。1999年9月因病在苏州逝世,享年9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