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天乙,曾用名邱显瑞、邱东海、邱锐,1913年11月出生于山东省莱西县后庞家岚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1923年在本村念私塾,1931年在莱阳姜山第四高小读书。1933年2月在福山县民教馆当馆员。1935年7月在福山县栖里村小学当教员。1939年2月在栖霞县桃村小学当教员。6月,入胶东军校学习。7月,加人中国共产党。9月,转入鲁南区党委工作团训练班学习,10月转为正式党员。1940年1月任鲁南区党委党校教育干事。8月任鲁南区党委组织部于事。1942年9月调赵镩县委组织部工作。1943年3月叉回鲁南区党委组织部任干事。1944年任鲁南中学教导副主任、党总支组织委员。1946年10月,任凫山县委组织部长。在国民党军重点进攻中,邹西、湖东一带被敌占领,他深人群众,宣传共产党的方针政策,教育群众树立必胜的信心,开展游击活动。1948年3月,在蔡桁一带活动时,遭国民党军包围,突围时腿部负伤,仍坚持战斗,胜利突围。1948年4月,任凫山县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同年11月,调任滕县县委书记。根据地委对滕县工作的指示精神,结合滕县的具体实际,在全县范围内进行了整顿共产党的组织、恢复各级政权机构,对全县分区委、区公所领导成员进行调整充实,并且有计划地大量提拔、培养干部;带领县委、县政府及各级干部,紧紧依靠全县各界人民群众,恢复生产、开展社会互济、大力支援淮海战役,迎接全国解放。建国后,认真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开展了土地改革、“三反”、抗美援朝等运动。土改中,认真贯彻党的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的方针、政策,积极、稳妥地完成了土地改革。在全县结束了封建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通过镇反运动,沉重打击了土匪、恶霸、特务等反革命分子及他们的破坏活动,为恢复和发展生产扫除了障碍,稳定了社会秩序,保证了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运动的顺利进行,巩固了人民政权。1951年7月1日,他亲自写信向毛泽东主席汇报滕县镇压反革命运动的情况。领导全县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仅1951年1月至3月全县共有1422名青年参军。全县共捐献飞机大炮款13.6亿元(旧币)。 、 1952年1月,调任滕县专区合作总社主任、党组书记。在生产资料极度缺乏的情况下,组织机关人员深入城乡组织货源,及时调运,合理分配,保证了重点急需,有力地支援了生产的发展。1952年7月,任滕县地委委员。在生产资料极度缺乏的情况下,他千方百计有计划地保障了全区农业生产资料的供给及人民群众生活的需要。1953年5月,调任滕县专署副专员、专署党组副书记。同年7月,滕县专区撤销,济宁专区设立,他任济宁地委委员、济宁专署副专员、专署党组副书记。1955年11月3日,在兖州火车站与地委书记高逢五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汇报了全区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情况,聆听了毛主席的指示,使他终生难忘。1956年3月,任济宁专署专员。同年6月,任济宁地委常委。1957年7月,济宁地区遭受百年未遇特大水灾,他带病深入金乡、鱼台县等重灾区,领导组织抢险救灾,组织灾民转移,调集救灾物资。此后,按照地委、专署的统一规划,组织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1958年11月济宁、菏泽两专区合并为济宁专区,他改任副专员。1964年秋,随省团到朝鲜访问。“文革”中受到批斗,但他尽力排除各种- 276 - 干扰,努力做好财政经贸方面的工作。1970年7月,任地革委生产指挥部副指挥。1971年6月,任地委委员。1973年6月,任地委常委。同年12月,任地革委副主任、地革委政治部主任、地革委政治部党的核心小组组长。1975年7月,兼任地革委生产指挥部副指挥、地革委生产指挥部党的核心小组副组长。1978年7月,撤销地区革命委员会,设立地区行政公署,他任行署副专员、行署党组副书记。1982年6月离职休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