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正仪,1925年3月出生于山东省微山县陶阳寺村。8岁起在本地上了6年私塾、小学。 1939年春参加当地抗日工作,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7月参加沛滕边县委党校学习,之后任沛滕边七区青年委员。10月,沛滕边地区被国民党地方顽固派占领,沛滕边县领导机关撤到微山湖西,他被留在当地转入隐蔽斗争,在县委和特支领导下,参加整顿党的组织、收集情报、除奸反特、印发传单等活动。1944年1月,他到中共鲁南区委党校学习,夏季结业。此时,沛滕边县改为临城县,他先后任临城县四区、一区区委委员、群委会书记(各界救国联合会会长)。1946年2月,任七区区委副书记兼群委会书记。12月,临城县组建县独立营,任独立营副教导员。1947年2月,临城县独立营升编主力部队后,建立了临城县武工队,他任指导员,后任临城县九区区委书记。1948年7月,任临城县七区区委书记。1949年6月至1953年11月,先后任中共台枣地委、滕县地委宣传部宣传科副科长、科长。 1953年11月至1970年9月,任中共邹县县委书记。邹县和全国一样,在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指引下,进入了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为了改变邹县贫穷面貌,他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总结典型经验,采取以点带面的方法推动全县农村工作开展,先后树立了王沟、南宫、岔河村等一批农村先进典型。邹东山区是革命老区,占全县总面积的70%,为了改变这一地区的面貌,县委带领这一地区的广大干部群众,大搞封山造林、保持水土工程,使邹东林果栽培面积逐年扩大,形成了地域优势。1963年秋,济宁地委在邹县召开了全区公社书记参加的现场会议,推广他们的经验。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每年冬季,县委组织干部、群众上阵,疏通河道,加固堤防,兴修了泅河(邹县段)、白马河、大沙河等水利工程。1959年秋,县委发动组织了东部9个公社3万余名干部群众上阵,兴建了库容量1亿立方米的西苇水库。同时在邹东山区相继建成了莫亭、八里碑、枣沟、洼陡4个中型水库。通过封山造林、兴修水利,促进了农业、林果业的发展,初步改变了这一地区的面貌。 建国初期,邹县只有铸锅、酿酒两个工厂。为了发展工业,1959年,县委、县政府组织千余名干部职工,在条件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兴建唐村煤矿。县委、县人委机关干部带头集资捐款,分批上阵参加劳动,克服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终于使煤矿如期投产,不仅为工业生产提供了燃料,而且解决了当地群众生活用煤,被群众誉为“造福”煤矿。 由于狠抓了工农业基础建设,全县国民经济得到了一定发展。1961年,全县人民识大体顾大局,在支援灾区、支援国家建设的口号下,除完成原定4800万斤粮食征购任务外,又多卖余粮1653万斤、花生米527万斤,其它农副产品也都超额完成了收购计划。1962年1月,他参加了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的扩大的工作会议。2月中旬,县委传达贯彻大会精神,在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上,落实“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促进了全县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964年7月,任中共济宁地委委员。1964年11月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2月参加了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文革”期间,他被诬为“走资派”、“三反分子”,受到了严重迫害。但他的革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对林彪、“四人帮”的倒行逆施坚决抵制,对工作中的失误及缺点错误主动承担领导责任。因此,赢得了广大干部和群众的好评和保护。 1969年恢复工作后,负责全县工农业生产,他把县委、县政府两个机关全部让出来,主动接纳青岛、济南3个搬迁工厂;积极支援兖州煤炭生产建设指挥部、兖州矿务局的建设,为邹县以后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1970年9月,他调嘉祥县工作,任县革委党的核心领导小组第一副组长、县革委主任。1971年11月,当选为县委书记。1970年夏季嘉祥县遭受严重水灾,加之“文革”中两派严重对立,武斗时有发生,在错综复杂的困难情况下,他首先抓住开展生产救灾、改变生产条件这个主要矛盾。他吃住在基层,蹲点跑面,调查研究,在占有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方案,提交全县讨论,激发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此举既得到了上级的赞同和支持,也完全符合群众的心愿。当年冬季,组织5万人上阵开挖红旗河,次年见效。又先后开挖了前进河,疏通了赵王河,凿开齐山口延伸了蔡河。这些水利工程,发挥了排涝、灌溉、压碱等综合效益。现在,这些工程仍继续发挥着作用。他心系人民群众,脚踏实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人民群众没有忘记他。1997年仲秋节,已离休的他参加有关活动的新闻在市电视台播出,他1970年在嘉祥县梁宝寺公社高家庄蹲点时的老房东看到新闻后,一家老少三口用篮子盛上自家产的红枣、绿豆、花椒、石榴等,特意从家乡赶到济宁看望他。 1975年12月,他调任曲阜县委书记、县革委主任。1977年7月,任中共济宁地委副书记兼曲阜县委书记。“文革”期间,曲阜是全省有名的重灾区,“三孔”(孔府、孔庙、孔林)等文物古迹遭到了严重破坏。他重点做了三项工作:一是进行整顿,加强团结,稳定局势;二是开展大规模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使粮食产量超过了“文革”前的水平;三是修复“三孔”,为重新对外开放创造了条件。1978年10月,他不再兼任曲阜县委书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济宁地区全面开始了拨乱反正的工作。按照地委分工,他负责清理历史积案、落实各项政策工作,组织领导各有关部门,冲破长期“左”的思想禁锢,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为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党的各项政策做了大量工作,平反“文化大革命”期间冤假错案5000余起,解决历次政治运动中遗留问题5万余件。他清正廉洁,两袖清风。1978年秋,他到邹县城前公社检查指导工作时,公社的同志将一袋花生米悄悄装入车内,司机发觉后,退了回去,说:“这是张书记交待的,不准接受土特产品,我不能违反。”他严格执行《准则》,从不搞下不为例,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和家属子女,不搞特殊。为此,地委纪律检查委员会于1980年11月15日整理上报了《济宁地委副书记张正仪严于律己不搞特殊的几件事》,后应他的要求,将上报材料退回。 1983年10月,他调任山东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1985年3月至1992年先后当选为省政协委员、常委、省政协社会政法委员会副主任。 1993年离职休养,正厅级待遇。离休后,他仍关心着济宁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