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憨生 (1920-1998) 马憨生,1920年出生于山东省桓台县(现淄博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马庄村。1928年至1934年,就读于桓台县第四小学。1938年,参加抗日队伍。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马憨生先后任第四支队二营五连战士,桓台县大队一中队指导员,桓台县公安局政治指导员,山东蒲台县抗日民主政府教育科科长、蒲台县二区区政府区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蒲台县政府民政科科长,渤海军区政治部政训队学员、秘书科副科长,渤海广饶独立团一营教导员,华东后备兵团三师政治部干事等职。他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转战南北,为中国的解放事业,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贡献。新中国建立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特种兵工程兵团副主任、副政委等职。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他于1952年11月奉命随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任志愿军483部队副政委。1954年2月,回国后任沈阳军区工程兵三团政委。1957年5月,马憨生再次赴朝,帮助朝鲜人民进行战后重建工作,改任志愿军485部队政委。1958年10月,从朝鲜回国后,先后任沈阳军区工程兵三团、四团政委,沈阳军区政治部组织处处长等职。1964年12月,马憨生转业到地方工作,任林业部机关党委副书记;1970年4月,任农林部林业局副局长;1978年,调任中国科学院声学所党委副书记。期间,他以身作则,刻苦学习文化,钻研业务。他平易近人,善于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做知识分子的知心朋友,为 祖国的农业、林业、科技专业队伍的发展做了大量工作,为科学事业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马憨生作风正派,严于律己,处处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生活上艰苦朴素,克勤克俭,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以无产阶级革命者的思想情操和人生观,潜移默化地影响教育下一代,使他的几个子女都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1984年2月,离职休养。1998年2月,因病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