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雨笠(1907 - 1966)中共金华市委党史研究室 陈雨笠原名陈兴汉,字正环,化名陈劲韬,安徽省舒城县南港区舒茶镇鲍家湾人01907年出生在一个中农家庭,共有兄弟4人,陈雨笠排行第四。因父亲有病,无钱读书,从小帮助哥哥田间劳动,以自学考进合肥省立第六师范。1926年读高三时,因北伐战争而停课回家01927年6月考进了设在南京的“政治工作人员养成所”,所长陈铭枢,学习内容有三民主义、共产主义、唯物辩证法等。不久,由于“政治工作人员养成所’’解散,陈雨笠回家准备考大学01928年9月考入安徽大学。陈雨笠平时喜欢和同学们议论形势,流露出倾向共产党、对国民党不满的言论。因此,于1929年秋,被安徽省党部抓去关在学校里。他乘看管不严之机爬窗逃出,躲避在堂舅陶西木(安大教授)家,并根据陶的指点到了武汉o在同乡金飞霞(原名金传印,武汉大学学生)的帮助下,暂在武汉大学旁听,并通过金飞霞结识了中共党员、武汉总工会常委吕惠春,并经吕介绍阅读了《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新青年>等书刊01930年2月考入武昌私立中华大学(现名华中师范学院)文学院政治系读书,又结识了中共党员卫演滨和赵可大(后叛变)o同年底,他因母病请假回家,返校后得 得 342 •陈雨笠• 悉吕惠春、金飞霞、赵可大被捕,陈雨笠常去监狱探望,并通过堂舅、武汉大学经济系主任陶环中的关系,要求武汉行营参谋长朱传经营救01931年1月,陈雨笠自己也因阅读进步刊物《洪流>而被国民党武汉警备司令部拘捕,经受严刑(踏杠)要他承认是共产党员,他坚贞不屈。一个月后,他的大哥陈吉安通过堂表妹陶素君委托她姨夫王士翘保释出狱。 出狱后,陈即回安徽舒城县老家,住在知友俞梦平任校长的山埠小学(今小河湾小学),在那里常向学生宣传和赠送进步书刊01931年9月,去安庆《公论日报》任校对01932年2月,到无为县立初中任教员。同年9月,金飞霞出狱后,介绍陈到上海钜鹿路铁华中小学教书,并改名为陈正环,1933年1月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任中共上海法南区党支部委员01934年秋,支部领导人黄先、金飞霞被捕,陈与党组织就失去了联系。 1935年春,为了寻找组织,陈雨笠参加世界语协会后,结识了上海救国会成员吴友文、骆又余,并经吴的介绍于1936年2月参加上海救国会。同年9月因纪念“九•一八”,在法租界福煦路散发传单时,陈被法国巡捕房拘捕,由于他否认散发传单,关押一周后获释。同年骆又余去绸厂做工后,就将陈的表现向中共上海纺织工作委员会负责人吴仲超汇报,吴要骆先以救国会员的面目与陈建立外围关系01937年夏,骆调往浙江,吴仲超就直接与陈联系,并接上了党的关系。从此,陈即以贾义西路小学校长的公开身份为掩护,担任中共上海法南区工人特别支部书记。 1937年“八•一三”上海战事爆发的当天,陈根据中共上海丝绸业党组织负责人吴仲超、张祺传达的江苏省委关于“要尽快地在失业青年工人中建立抗日救亡团体”的指示,于 ? •浙江新四军历史人物传. 343 8月29日在法南区成立了沪南青年救亡团,王志远任党支部书记09月,王志远调浙东工作,由陈继任支部书记。在陈领导下,参加青年救亡团的人员,在两个月左右就发展到268人,并遵照中共江苏省委的指示,输送了80多位青年救亡团成员参加工人特别行动队,到苏、浙、皖参加抗日斗争。该团成立后,虽然活动时间只有3个月,但抗日救亡活动比较活跃,曾与其他各界救亡团体联合发表了《国民政府应立即对日绝交》的呼吁书;开展了《要求对日制裁、对日绝交》的签名运动;组织群众进行抗日救亡的募捐活动;召开了演讲会、新闻记者招待会;发表了《告绸厂工人书》、《双十节告市民书》、《纪念鲁迅先生告市民书》、《保卫大上海告民众书》等,对当时上海的抗日救亡运动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同年11月12日上海失陷,根据中共江苏省委工人运动委员会关于“收缩社会性的抗日救亡团体,党员或打人工厂企业,或调往新四军根据地工作’’的决定,年底,陈调离青年救亡团,派往浙江平阳,担任抗日救亡干部学校教员,该校校长是粟裕。此时,陈正环改名为陈雨笠。 1938年3月,遵照党中央指示,闽浙边抗日游击总队开赴皖南,干校学员除派到浙江各地开展新区工作外,20多名学员组成战地服务团,由陈雨笠率领,跟随粟裕沿途做群众宣传工作03月21日途经遂昌时,陈雨笠根据粟裕的指示,以粟裕名义给国民党遂昌县县长陆希澄写了立即释放“政治犯”的敦促信,使8名“政治犯”次日获释04月18日闽浙边抗日游击总队到达歙县岩寺,加入了新四军的战斗行列,整编为新四军第二支队第四团第三营,陈雨笠先被分配到先遣队政训部敌工科任科长,10月,回到新四军二支队教导队任政治指导员。 ? 344 -陈雨笠. 1939年3月,陈调往中共浙江省委职工部任部长。任职期间,与宁波中心县委负责人陈礼节一起深入到和丰纱厂、盒子厂、大昌布厂和铁器行业开辟工作,使那里党的基础工作得到了加强。陈礼节被捕后,陈雨笠仍不顾个人安危,坚持下厂工作,9月初,在一家小饭馆里吃饭时遭敌逮捕。审问时,陈把被搜查去的用拉丁文、世界语、英语拼凑记载秘密活动内容的小册子,说成是生活和商务记事,欺骗敌人,敌信以为真,他次晨获释。 1940年7月,陈雨笠调任中共浙江金属特委组织部长。陈雨笠经调查,了解到当时金华地区有10个县、1500多名共产党员,主要集中在义乌、永康、金华、东阳,有的县党员很少,并发现秘密机关、联络站一年多未变换,党员横的关系过多等问题。翌年初夏,日寇对浙赣铁路发动进攻。经陈雨笠与中共金华县委研究决定,在党的工作基础较好,又靠近南乡山区的金华、汤溪两县交界的长山及东乡涅浦长坑,作为金华沦陷后的抗日游击区,并派中共金华县委统战部长胡华山以国民党金华县民教馆长的身份为掩护,将民教馆迁至长山,邀请各乡镇领导洽商,筹组抗日自卫团。但由于叛徒告密,胡华山和隐蔽在长山的新四军干部遭敌逮捕,致使组织抗日自卫团的计划落空。 1941年9月,陈雨笠去温州参加省委召开的会议,决定他为中共金属地区特派员。会后,他根据省委关于“荫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的方针和在组织上实行单线领导、改委员制为特派员制的决定,奔走各县进行传达贯彻。这是关系到金属地区1000多名党员的安危,关系到全区党组织不受破坏的头等大事。当陈雨笠返回金华经过永康时,得知永康县委书记已被捕叛变。于是他直奔金华塔下 •浙江新四军历史人物传. 345 寺16号特委联络站,刚到巷口得到吴家大妈(特委联络员的妈妈)的机智相助,立即离开了特务布下的陷阱。因原特委书记被捕后自首叛党,特委机关、联络站遭到破坏,他当即布置永康的应爱莲撤离(应爱莲是二战时期的老党员,那里的一些党员都由她培养、发展)o并派崔洪生去东阳组织锄奸小组,保护东阳的党组织。当时情况十分紧急,陈雨笠在敌人的追捕中日夜奔波,有时露宿荒野,披星戴月传达贯彻省委会议精神,动员面红的党员撤到苏区和上海,使金华地区党的力量基本得到保存。 1942年2月,浙江省委书记刘英被捕,省委机关遭到破坏,从此金属地区的党组织失去了上级的领导。5月刘英被国民党杀害,日军又发动了浙赣战役,对我烧杀抢掠,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在这内忧外患的关键时刻,陈雨笠当机立断,在义乌失陷的前二天(5月19日),在义乌城阳区柳村中共党员杨文清家主持召开了紧急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义乌县特派员肖江,联络员杨广平、黄峰,浦江县特派员梅凯。会议决定组织抗日武装,进行敌后游击战争,并举行了“坚决抗战到底,誓与金、义、浦人民共存亡”的庄严宣誓。从此点燃了金属武装斗争的烈火。 会后,为了加强对敌后武装斗争的集体领导,经陈雨笠同意,义乌县特派员制改为委员制,成立了以肖江为书记的义乌县委。义乌县委根据柳村会议精神,在金东、义西组织了一支抗日游击武装。为了更好执行“灰色荫蔽”的白区工作方针,陈雨笠和县委领导研究后,决定以灰色面目出现,并通过统战关系,搞来了国民党“钱南军别动第一支队第八大队”的番号。从此这支部队就以合法身份,独立自主地活跃在金、义、浦、兰抗日斗争的最前线。同年秋,陈雨笠、肖江对 •陈雨笠• 冒充我八大队,对人民群众进行敲诈勒索的国民党钱南军别动一支队三大队大队长刘文扬部,予以坚决的痛歼,并得到爱国进步人士、国民党原义乌县长吴山民的支持。接着在义乌石明塘召开了分水塘会议,对歼刘部真相作了说明,消除了邻近友军疑惧心理,坚持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43年1月,由于党内和干部中有些意见不一,发生一些矛盾,引发个别干部把部分人、枪拉走,发生了分裂部队的“寺口陈”事件。事件发生后,陈雨笠当天深夜去做分裂部队的同志的思想工作,反复阐明大敌当前应以团结为重的道理和分裂部队对革命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使他们逐步地认识到所犯错误的严重性,不久把部队拉了回来。“寺口陈”事件后,陈雨笠同大队负责同志共商挽回危局的办法,由陈雨笠亲自担任大队政工室主任,成立了大队总支委员会,加强党对部队的思想领导,并增设了大队参谋处和副官处,加强部队军事指挥和行政管理,使部队得以稳定和不断巩固。这年3月,中共会稽地委书记(原绍属特派员)杨思一派交通员找到了陈雨笠。陈当即去诸暨和杨思一见了面,向杨汇报了“寺口陈”事件及处理经过,杨表示赞同,并决定派崔洪生去向浙东区党委汇报04月28日,谭启龙、何克希、杨思一听取了汇报后,肯定了“寺口陈”事件的性质是思想认识问题,并按延安整风精神,作了进一步做好工作的重要指示。 1943年3月,金属地区的党组织与浙东区党委接上关系后,于同年7月,陈雨笠遵照区党委关于“应积极设法开辟诸北地区”的指示精神,先后派崔洪生、肖江、楼觉率领短枪组和八大队突击中队开辟义东地区,在他们的互相配合下,又创建了一支抗日武装——坚勇大队,为建立中共诸(暨)义(乌)东(阳)县委和诸义东办事处做了准备。 •浙江新四军历史人物传. 347 同年12月18日,中共金萧地委成立,陈雨笠任地委委员,分管金义浦、诸义东、永康、武义、兰溪、建德、浦江等县的工作。并与八大队大队长李一群一起,组织指挥了柏树下、天仙塘、黄宅、曹宅、孝顺等战斗,给敌、伪、顽以沉重打击。1945年初,抗日战争形势发展很快,浙东反顽斗争取得了胜利,金萧地委决定建立金华山工委,陈雨笠任书记,王平夷、杨广平(杜承钧)为委员。8月,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朱总司令接连发布命令,要所属各地立即敦促就近日伪军向我缴械投降08月15日深夜,他和李一群率八大队对拒降的金华孝顺汪伪军用武力迫降,俘敌中队长等官兵50多人,缴获机枪3挺,长短枪20多支09月11日,对袭击我浦(江)东办事处,杀害我三名税收人员的反共顽固派——浦江县国民兵团中校副团长洪帮基,给予严正反击,当场击毙洪帮基,俘敌30多人,缴获长短枪30多支。 9月23日,陈雨笠接到金萧地委关于部队北撤的紧急通知后,即对部队进行了动员,并安置了伤病员,处理好粮食物资,布置杜承钧和部分人员留下坚持原地斗争,于25日率八大队,从金东禅林寺出发,日夜兼程,30日晚到达上虞章家埠,与金萧支队汇合011月12日,部队到达苏北涟水整编后,陈雨笠任新四军华中野战军第一纵队三旅八团政治处主任。以后参加了泰安战斗和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崮战役。他平时关心部属,行军时常把自己骑的马让给伤病员骑,使同志们深受感动01948年5月,陈雨笠调任华东野战军先遣纵队一支队政治处主任,参加了豫东战役、淮海战役后渡江南下。 1949年5月杭州解放后,陈雨笠先后任杭州市劳动局局长、省委职工部副部长、省总工会(筹)副主任等职。 。 •陈雨笠. 1950年6月,陈雨笠被任命为浙江省人民检察署第一副检察长(检察长由李丰平兼),主持日常工作。他为了筹建全省各级检察机构,亲自抓点带面,指导、检查各县工作,使各级检察机构在当地党委领导下很快建立起来。由于机构刚建立,物质条件差,有的干部情绪不太稳定,陈雨笠一方面以身作则为人表率,一方面阐明检察工作的重要意义,勉励大家克服困难,从而很快稳定了情绪。特别是他对工作一丝不苟,经常对部属进行实事求是、秉公办案的思想教育和“既不能放过有罪的人,也不能冤枉好人”、“重证据不轻信口供”的政策教育,使干部不断提高政策业务水平。陈雨笠在办案中十分重视人民群众的来信和来访,常亲自批阅群众来信,接待来访,对经济上有困难的来访者,还解囊相助,使来访的群众往往泪痕满面而来,千恩万谢宽心而去。 1951年1月11日,陈雨笠被任命为省政法委员会委员。1952年10月,调任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1953年5月,被任命为省人民检察署检察长。1957年夏参加省反右斗争会议,被认为有错误言论而受到批判,11月改任副检察长。他在职务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仍顾全大局,发奋工作,不考虑个人得失,为人坦率刚直01958年冬,省委要他带工作组,调查农村情况,他看到大批山林遭到破坏,农民生活困难,就向省委写了简报,提出:“大办钢铁,滥伐森林,如长此下去,必然会变成穷山秃岭。”并认为:“市场紧张,是由于国民经济失调,没有按比例发展造成的。”他针对浮夸风,群众粮食不够吃的情况也如实作了汇报,并提出检察干部要学包公办案精神。.结果,1959年反右倾时,受到错误的批判,被定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1960年3月下放到遂昌县靖居公社鲁西大队劳动。当时陈雨笠虽身患严重心脏病,但仍坚持与农民同吃同 •浙江新四军历史人物传. 349 住同劳动,不论晴天或雨天都坚持出勤,而且还经常注意调查生产情况和群众思想动态,向当地党委反映,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在个人受挫折时,仍然以党的事业为重的高尚品格,因而受到当地县委领导的尊敬01963年7月,省检察院党组遵照上级党委的指示,对陈雨笠的问题进行了复议,认为1959年对陈雨笠的批判和作出的结论是错误的,应予平反,并召开了干部大会恢复名誉。 1964年9月,陈被选为第三届浙江省政协委员。 “文革”开始后,陈雨笠受到错误批判。1966年11月25日,因心脏病猝发,含冤去世。为了给陈雨笠正名,1979年2月24日,由省委常委、省政法委员会副书记李朝龙主持,举行了骨灰重新安放仪式,省人大副主任、省委政法委委员刘子正讲了话。讲话指出:“陈雨笠是我党的优秀党员,对党一贯忠诚老实,坚决执行党的指示、决议,工作兢兢业业,学习勤奋,密切联系群众。在1959年反右倾运动中,他实事求是,如实向上级反映情况,即使受到错误批判,不仅毫无怨言,而且仍然坚持原则,忠于自己的职守01963年省检察院党组对陈雨笠的甄别,认为当时批判的方式和作出的结论,都是错误的,应予平反,他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正直刚毅,执法不阿,为广大检察干部树立了榜样……” 为缅怀先烈,教育后代,中共义乌县委在当年金义浦兰抗日武装斗争根据地的吴店附近,建立了革命公墓01986年4月4日,陈雨笠的骨灰安葬于此。 陈雨笠革命的一生,留下不少动人的事迹,在上海工运史资料上,在抗日救亡学校专辑中,在新四军老战士诗文集里,在金萧敌后抗日根据地史书内,都记载着他的业绩,他将永远激励后人。 (特邀编辑张志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