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畴原名冯文简。男,汉 族,1926年3月出生,山东荣成 人,1944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 194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离 休前任上海市粮食学校党支部书 记。 主要业绩:1942年他考入文 登县一年制师范,读了社会发展史,懂得社会的发 展规律,共产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道理。他一 方面感到共产主义理想的伟大,一方面认为作一个 为实现伟大理想而奋斗的共产党员是多么光荣。从 而他冲破重重困难踏上革命的道路。1944年8月他 到东海地委开办的青年干部训练班学习,在青训班 他思想活跃,像冲破牢笼小鸟般的愉快,300多人的 青训班,分为三个中队,他被选为中队长。在结业前 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实现了梦寐以求的愿 望。青训班结束,他被分配到乳山县政府财政科,不 久,岳志远科长在科务会上宣布:邹立贵、冯畴为粮 秣检查员。那时,他不知道一般工作人员还分什么 级别,科里有些同志在议论:冯畴刚参加工作就提 为检查员……他才知道了检查员相当于县政府级 的科员,使他深知自己刚参加工作,缺少工作经验, 无非是组织上看他年轻、肯学习,把他交给三十年 代参加工作的老党员邹立贵带领、培养。1945年7、8 月间,邹立贵带他到浪暖区做驻村工作,忽然,接到 县财政科来电,要他们星夜赶回,科领导告知:他们 两人一起调到胶东行政公署。赶到后,分配在财政 处,临时工作是急速进行几十麻袋军用粮票的整点 工作。1946年在邹立贵同志带领下,在菜西南县埠 后村,建起一个专供部队面粉的火磨厂,为支前工 作,做出一点贡献。直到1946年4、5月份调到胶东 行署支前司令部任粮秣检查员,支前司令部是行署 派到部队的办事机构,部队走到那里就支援到那 里。古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接到任务,不管白 天、黑夜、下雨、下雪,必须以最快速度,赶到有关县 政府布置任务,黑夜要穿过游击区,人生地不熟要 找乡亲带路,随时都有被敌人袭击的可能,他多次 遇到我们的同志在游击区被敌特枪杀抬回来的情 景,他总是以张锡良为榜样,觉得牺牲也是光荣的。 在支前司令部召开的爬山头渡难关的动员会上,他 带头咬破手指,以血书保证:誓死完成党交给的任 务。使科长吕才臣感动得双手捂脸嚎啕大哭。那时, 我们部队的武器原是大车拉的,为了转入敌后作 战,要改成骡、马驼运,急需驼鞍。领导要他到县政 府布置向老百姓购买,上午布置,下午就将上百只 驼鞍买就,集中到一个村庄大街上,就在他和一位 部队后勤部长在场清点时,突然间,我们部队的弹 药库的爆炸,从后面飞来的手榴弹皮打穿了棉大衣 和棉袄,把胳膊打破,鲜血直流,送卫生所包扎后, 回到司令部已是晚上八、九点钟。第二天一早司令 部要随部队开往前线,领导要他留下养伤,他坚持 轻伤不下火线,和同志们一起奔赴前线,继续完成 他担当的任务。在近二年的支前工作中,他立过二 等功一次,三等功二次。1948年支前司令部撤销,他 回胶东行署粮食局,仍从事调粮支前工作,在这全 民支前的浪潮中,曾写了题为《百万农民运粮支前》 的报导,在胶东《大众报》的头版头条刊登,适时地 起到对军民的宣传、鼓动作用。1949年5月调到山 东省粮食厅,从事粮食保管工作;1952年调中共山 东分局党校学习,学习仅二个月就调来上海,在江 宁区,带领一个小队,开往一家制药厂,开展五反工 作。五反结束后,分配到上海市零售公司,后又并入 上海市粮食局,任统计科科长。1958年整风后,原来 市油脂、盐业两个公司撤销,成立上海市油盐采购 供应站,他被任命为总支书记。1964年四清结束时, 粮食局党委副书记在总结四清工作会上宣布油盐 站是中等偏上的单位。文化大革命被批斗,后被送 到在农村的五七干校,劳动五年。1980年被调到市 粮食学校任校党支部书记,从事教育工作,依靠党 的组织,团结教师、员工,为培养新一代,做出积极 努力,根据干部四化要求,荐送学校八名同志报粮 食局审批为处级干部,1988年离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