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乐群原名刘宗鼎、笔名中 丁。男,汉族,1932年5月出生,河 北黄骅人,1948年参加革命工作, 199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主要业绩:1939年入天津师 范第一附属小学(文昌宫小学)。 1946年入天津南开中学学习。 1948年因受苏联“拉普”文学影响,从蒋管区投奔解 放区参加革命,经渤海区党委城工部介绍,先后入 华东和华北军政大学,后经沈阳高射炮校学习,入 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六十四师,后参加中国人民志 愿军入朝作战,先后担任师政治部文化、青年、宣传 干事。开始保卫刚刚解放的上海领空,因做文化宣 传工作突出,被评为二等功,接着调往东北丹东,保 卫鸭绿江大桥,入朝保卫清川江大桥、安州机场。在 部队几年,几乎年年立功、获奖、提升,可谓一帆风 顺:由于“阶级斗争为纲”的极“左”路线不断升温, 他的家庭情况符合“公安六条”,因此在劫难逃。在 朝鲜1952年底,部队有一次“巩固内部”运动,把他 的积极表现视为“别有用心”,一纸“因家庭出身地 主,不适于部队工作”被资遣回津。毕竟受过多年党 和部队的教育,回到地方尽管当了20多年工人,但 从未丧失革命信念。在劳动之余,读了大量的哲学、 美学、文学书籍,记了几十本读书笔记。终于迎来了 党的三中全会,在拨乱反正中,原部队给他平反落 实政策,补办了军官转业手续。由于长期在知识上 的积累,思想解放运动不久,他便在《天津日报》“文 艺周刊”发表了《漫话短篇小说的尾》及《寓庄于谐, 发人深省一一试谈王鸣录的相声创作》等,从而引起 文坛关注,便借调到天津作家协会文学院学习,相 继在全国各地二些著名文学报刊,如:《文艺报》、 《文学报》、《文论报》、《小说月报》、《外国文学研 究》、《小说评论》等数十家发表文艺评论百万字以 上六七十篇论文,后结集出版了《十里洋场、九河下 梢》(《天津古籍出版社》)。离休后,仍富有写作激情, 于是便经常在《天津老年时报》、《天津老干部》等老 年报刊,发表一些有关老年人思想生活的散文,随 笔、言论、回忆等小文章几百篇,从中筛选出版为 《不悔集》,以表白己的理想信念“既余之心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现为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学会、 天津作家协会、天津曲艺家协会、孙犁研究会会员。 并获天津文学评论一等奖(第四届天津“文化杯”、) 作协“枫林奖”、天津第一届文化老人、天津先进离 休干部,及省市级以上的文学奖数十种。今年虽年 近八十岁,但仍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在“天道酬 勤”中求得生命的快乐与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