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振军男,汉族,1928年2 月出生,山东章丘人,1948年10 月参加革命工作,1950年6月加 入中国共产党,离休前任中国人 民解放军1101厂调研员、政校校 长。 主要业绩:建国前任济南华 东军大印刷厂机印组长。建国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 军军事学院印刷厂副厂长、政指。1955年获刘伯承 元帅签字颁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一等奖。 1956年获三等奖。1952年代表军事学院参加第一届 全军运动会。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战火烧到鸭绿 江边,中国人民志愿军被迫入朝作战。面对武装到 牙齿的对手,我军急需培养能够指挥立体化现代化 战争的指挥员。为此,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于 1951年1月在南京成立。教官从国民党起义军官中 挑选,教材由苏联顾问编写译成中文。鉴于军事教 材的保密性质,不能出去印刷,军院办起了自己的 印刷厂。规模相当大,与江苏新华印刷厂,南京军区 印刷厂并列,当时号称南京三大印刷厂之一,来承 担全院的教材印刷任务。来学院学习的学员有兵 团、军、师、团、营等五个级别,军兵种分陆、海、空、 装甲、炮兵、防化、政治、外训等,每个系又分为不同 层次的若干班,每班的教材各异,每本教材只使用 一次,这就决定了教材的种类多,数量大,并附有想 定作业与军用地图,所以印刷出版任务繁重而艰 巨。这些教材的另一特点就是使用时间要求的准确 性,原稿送印的时间有长有短,而上课的时间又不 能变更,课堂就是战场,需要就是命令,这就要求任 务完成的突出性。印刷厂的人员和设备以华东军大 印刷厂和32军印刷厂为基础组建而成。管理干部 全是供给制军人,技术操作工三分之一是军人,其 余则从上海、南京募请而来。特殊的任务要有高素 质的人员来完成,这就要有落实的政治教育和强有 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计划由军院政治部下达, 印刷厂具体组织实施。要求不亚于连队战士,而不 同的是连队战士是流动的,而工厂的人员则相对稳 定。每个人长期反复接受教育的结果,是政治觉悟 高,纪律性强。听觉的话,坚决完成突击任务的吃苦 精神,溶化到每个人的血液中,并落实到行动上。8 小时抓紧自不必说,特别表现在能打硬仗上。演习 任务一来,课时扎堆,教材需要突击完成是常有的 事。最大的一次是五十年代中期那次山东半岛陆海 空反登陆协同作战演习。各军兵种各学员班都有自 己的课题,各门课的教材要在同一时间段内印出 来,怎么办呢?困难面前大家群策群力动脑筋,创新 排版,大量使用连串字。如“人民解放军”五个字本 来拣五次,连串字一次就拣出来。在原子武器、化学 武器条件下十二字连串一组,一次就能拣出来。以 前用过的铅字要还在字架上。废除了还字法,只拣 不还,连串字在铸字房做好,效率提高一倍。在大演 习任务面前,看似难以完成的任务,保质保量按时 完成了。教材都是保密的,保密等级最低也是内部 材料,大部分是从秘密、机密到绝密,刘伯承元帅每 月写给毛主席的报告,也由印刷厂铅印上报。流水 般出厂的保密印刷品,要确保不出一点差错,确非 易事,这要靠:每个成员都有很高的保密意识,政治 觉悟和责任心,人人都以对革命工作负责为荣:严 格的保密制度,在印刷过程中,不能多印一张也不 能少印一张,换一道工序就要清数一遍,并签字交 接。厂里设有专职保密员,送印的原稿都经过保密 室,办理严格的保密手续;人人有遵守纪律的高度 自觉性,大家把每天接触机密,看作是党和人民对 自己的信任,不泄露国家和军队机密是自己的职 责,并以不能出差错引以自豪。截止文革,院校停 课,十五年如一日,出色完成了教材印刷任务,印刷 厂受到了院领导的全院通报表扬。今天的工厂物质 技术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与从前比不可同日而 语,但不管怎样变化,我们的职工队伍在党的领导 下,历史上形成的那种听党指挥,克服困难,艰苦奋 斗,遵守纪律,大胆创新的革命精神,一定要永远继 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