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法贤男,汉族,1930年1 月出生,山东高青人,1945年3月 参加革命工作,1948年8月19日 加入中国共产党,离休前任山东 省淄博市文联副主席。 主要业绩:1945年入伍,在清 河军分区文工队工作。1950年任 渤海军分区文工团分队长。1952年任新疆军区文工 第三团分队长。1953年随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 在第一军文工团任队长。1959年任国防科委第二十 基地文工团队长。1970年任第二十五基地汽车团副 政委。1978年任第二十五基地文化处处长。1981年 任山东省淄博市文联副主席。1986年离休。他的一 生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及建国后 的各项建设事业。由于在战争年代工作成绩突出, 曾立三等功。他是一名文艺战士,在战争年代,为了 提高部队指战员的政治觉悟、鼓舞士气、活跃部队 文艺生活,他们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由于当时 武器缺乏,文艺部队不配备武器,他们只能和日本 鬼子周旋,躲藏,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他们排练了 “白毛女”、“刘胡兰”、“三世仇”等剧目为参战部队 服务,并下连队教唱革命歌曲;发动群众配合地方 土改工作。遇上战斗时由于年龄较小,多半是做一 些救助伤病员、掩埋牺牲烈士的工作。1948年的夏 季,他参加了昌乐战役。当时,他们以三个团的兵力 包围了敌人上千人,使敌人无法突围,无法增援。他 每天晚上奉命到前沿阵地向敌人近距离喊话,宣传 我军优待俘虏的政策,劝降敌人弃暗投明。在我军 向敌人发起总攻的那天晚上,他随二梯队攻人敌人 阵地,敌我展开激烈的巷战,天亮时敌人全部被消 灭。战斗结束后又组织开展寻找负伤的同志和牺牲 的战友,并负责处理俘虏工作。在此战斗中即得到 了锻炼,又经受了考验。同年9月他光荣地加入了 中国共产党。1952年,他随团赴新疆伊犁工作,开始 学习民族歌舞,并深入农村宣传党的政策,配合土 改工作。1953年赴朝,为各参战部队演出,鼓舞士 气、活跃部队文艺生活。他们排练了一台具有民族 特色的歌舞,深受部队和朝鲜人民军的欢迎,增强 了中朝友谊。在朝期间,他们还奉命去开城组织演 出,配合我军谈判代表团开展工作。1958年回国后 归属武汉军区,他们在郑州演出时巧遇中央正在召 开八届六中全会预备会,他们团有幸为大会做服务 工作。在由他们团组织的舞会上,他第一次见到毛 主席,心情非常激动!之后他们团跟随中央到武昌继 续开展服务工作。他几乎每天晚上都能见到毛主 席、周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这也是他一生难忘的 经历。1959年他们团调入0029部队(即现在酒泉卫 星发射中心前身),1960年进入厂区,面对茫茫隔壁 滩开始创业。面对风沙、缺粮等条件困难的情况下, 他们以厂为家,以苦为荣,在“为科技工作者服务, 为导弹事业服务”口号的鼓舞下,他们克服困难,深 入部队,创作节目,排练演出。1970年他被调入 89740部队(即现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主要参与 了基地的组建和各项文化工作的开展。在黄土高原 上工作十年。1981年转业到山东省淄博市文联工 作,主要参与了各协会和文联的组建工作。